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心理

如题所述

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有以下含义:
1、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行为、能力发生着变化,这就是学习。学习是个体后天获得行为的过程,它与天生具有的本能行为是不一样的。
2、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个体要生存,为了生存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应付十分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个体天生所具有的本能如吮吸、防御等无法保证个体的生存。为了保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个体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才能生存。
3、学习使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是通过个体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的。也就是说,学习必须使学习者在行为、知识、技能或能力等方面发生某种变化。而且发生的这种变化不是暂时的,是相对持久保持的。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因素也会引起个体行为发生变化,如疲劳、饮酒、外伤、药物等都会引起个体行为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学习获得的,是生理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暂时的,睡醒了、伤愈了、酒力或药力消退了,这种变化也就消失了,因此不能称为学习。另外,学习引起的变化有时并不立即见诸于外显的行为,而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变化,这就是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但是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1、人类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人类和动物虽然都有学习,动物学习主要是适应自然环境,学习活动主要是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人类学习不仅能积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且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自觉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动力,它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同时,这种主动性还体现在学习者在学习中会制定一定的目标,积极探索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2、人类学习的方式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人和动物一样有先天遗传的种族经验,也有后天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的个体经验。人类个体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获得社会历史经验。这些以间接方式进行的学习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是相当丰富的,是动物的学习所无法比拟的。
3、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类的学习主要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这使个体不仅能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 学生的学习除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同时,还有其特殊性,这是必须充分注意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小学生学习具有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外,还表现出其年龄阶段特有的特点: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逐渐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向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2、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小学时期是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班集体、作业的态度上。
3、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小学生刚入学时,思维活动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这时学生的模仿性强,有些知识是他们通过对教师和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来获取的。到中年级,学生言语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书面语言能力有所提高,能把自己的思维用日记和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对数学概念可以进行简单的归纳、对比等。到高年级,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兴趣有所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改善,数学的抽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把小学生的学习类型划分为:
1、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的基本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这一认知结构逐步由简单到复杂,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2、技能的学习。技能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主要指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就是把对主体的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品德形成的过程。这类学习是比知识、技能更为复杂的学习。 尽管超长儿童类型和发展水平不同,据专家研究这些儿童在心理活动上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如有的超常儿童很早就发展了对汉字的音、形细微差别的辨认能力,因而能识记大量的汉字,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发展的较快、较早。超常儿童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目的性强,有条理,善于分析、比较,并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点等。
2、注意力稳定、集中,记忆力强。由于对智力活动的高度积极性,他们能专心致志地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坚持两三个小时而不分心。他们的识记速度快、保存久,善于运用意义识记并寻找有效的识记策略。
3、抽象概括能力强,思维灵活敏捷,有独创性。例如要求他们做类比推理时,他们能迅速发现事物的类比关系,做出概括,进行推理。在做创造性思维实验时,思路灵活、变通,能摆脱已有知识经验的束缚。
4、求知欲旺盛。超常儿童从小就好奇、好问,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浓厚兴趣。有的表现出对识数、计算的兴趣,或对绘画的兴趣等等。由于稳定兴趣的存在,推动他们积极、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从而发展了相应的能力。
5、有抱负,勤奋自信,有坚持性,进取心强。这表现为超常儿童争强好胜,做事情不甘落在别人的后面,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从以上五个方面看,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中不仅仅包含有一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也包括属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个性特征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有关研究还发现了超常和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