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校史 听后感

西南科技大学校史 听后感

第1个回答  2015-09-15
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西南工学院,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创立于1952年,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
溯源于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创办的四川江津窑业技术学校与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属省部共建高校,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生2.9万余人。校名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
2004年7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
2004年9月亚太区决赛:亚军、最佳技术奖

2011年该校国家科研项目实现了三大突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首次获得科技部973项目,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单个课题立项经费首次突破5000万元。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7项,为历史最好;纵横向科研立项418项,立项经费14102万元,比2010年增长253%。申报和受权专利方面,申报专利122项,受权专利36项,其中受权发明专利27项,比2010年增长540%;重要学术论文方面,在重要核心上发表学术论文421篇,比2010年增长151%;被三大检索收录415篇,比2010年增长161%;获省部科技奖10项;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其中学术专著(五大出版社)5部

2011年12月,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西南科技大学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数据:

本科专业:70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
工程硕士(13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翻译硕士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国防基础学科:1个
省级重点学科: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国防紧缺专业:1个
国防重点专业:1个
省级特色专业:15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

2013年新增专业:知识产权 翻译 医学影像技术
第2个回答  2015-09-15
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西南工学院,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创立于1952年,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
溯源于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创办的四川江津窑业技术学校与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属省部共建高校,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生2.9万余人。校名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
2004年7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
2004年9月亚太区决赛:亚军、最佳技术奖

2011年该校国家科研项目实现了三大突破: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首次获得科技部973项目,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单个课题立项经费首次突破5000万元。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7项,为历史最好;纵横向科研立项418项,立项经费14102万元,比2010年增长253%。申报和受权专利方面,申报专利122项,受权专利36项,其中受权发明专利27项,比2010年增长540%;重要学术论文方面,在重要核心上发表学术论文421篇,比2010年增长151%;被三大检索收录415篇,比2010年增长161%;获省部科技奖10项;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其中学术专著(五大出版社)5部

2011年12月,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西南科技大学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数据:

本科专业:70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
工程硕士(13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翻译硕士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国防基础学科:1个
省级重点学科: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国防紧缺专业:1个
国防重点专业:1个
省级特色专业:15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
第3个回答  2015-09-15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931年12月,民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在就职典礼上道出的这一名言,至今深为世人推崇。
巴蜀钟灵毓秀之地,也孕育了一批才高八斗、品学双馨的著名学者。
他们宛如灿烂的群星,照亮了天府之国肥沃厚重的科学文化土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