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的画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6

徽派版画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是徽籍画家、刻工通力合作的艺术结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独傲艺林。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流寓南京的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徽派版画:肇端于墨模镌刻,明万历年起,墨模中墨面图案的镌刻技术,逐步移植到版画镌刻上来,遂形成徽派版画,至清初,发展到高峰,在海内外独步一时,产量之多,种类之富,技艺之高皆达到空前的地步。徽排版画的艺术特色,是依靠白描手法来造型,线条细如毛发,柔如绢丝,一扫过去粗壮健雄之风,适应明中期以后的社会风尚,以工整、秀丽、缜密而妩媚的情调见长,抒情气息浓厚。技法上舍弃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以线条的粗细、曲直、起落、翻简、疏密、来表现事物的远近、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关系。徽排版画的经典之作很多,如黄应泰明万历元年(1573年)雕版的《帝鉴图说》等等。到19世纪中叶后,随着近代西洋版画传入中国和近代印刷术的兴起,徽派版画才渐趋于消沉。 新安绘画源远流长,它主要包括“海阳四家”、“新安画派”、“天都画派”、“黄山画派”四个画派。
海阳四家:指明末清初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四位画家。由于四人中后三人都是休宁县人,江韬也与休宁关系密切,所以人们就用休宁县的另称“海阳”来统称这四位新安画派绘画大师。海阳四家,或新安四家,亦即新安画派的主要代表,至于新安画派成员所指范围就扩大到四家以外,统称新安画家了。
“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县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 是指清朝初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神妙绝伦的仙境名胜,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画派”作为专有名称提出的年代较晚,由现代画家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诸人归纳形成。黄山画派除三位巨子外,还有程鸣、释弘智、僧雪庄、释半山、法若真、梅庚等一批卓有成就的画家。黄山画派成员所属范围和时限都比新安画派和天都画派宽泛,之所以得名是因这一画家群皆以黄山为绘画主题,且形成独特的风格,而画家本人不一定是黄人或天都人、新安人。黄山画派产生时间的上限虽较天都画派、新安画派略晚,但其时间下限却较长,直至现代以画黄山知名的黄宾虹、张大千、汪采白、刘海粟、赖少其诸人,均可归入这一流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