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十二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十二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5.安全教育;
6.安全生产"三同时";
7.发包和出租管理;
8.安全生产检查;
9.危险源和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10.事故管理;
11.安全生产档案;
12.危险化学品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的十二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1、安全生产目标
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2、组织机构和职责
按规定设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安全投入
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其严格遵守,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5、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6、生产装置设施
企业建设专案的所有装置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装置设施应与建设专案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应对生产装置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执行。
7、作业安全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装置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特殊作业及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作业行为隐患、装置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安全标志》)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装置设施上,设定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8、隐患排查与治理
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可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装置设施和活动。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9、重大危险源监控
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0、职业健康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定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定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装置,设定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1、应急救援
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 *** 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许可权,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关于释出2012年安全生产目标的通知
各部门:
为进一步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贯彻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现释出我单位2012年安全生产目标如下:
1、通过安全考评验收,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其他影响恶劣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3、年度轻伤事故不超过5起。
4、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95%以上,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100%。
5、安全设施完好率98%。
6、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7、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8、职工的各项工作环境指标符合国家的工业卫生安全标准。
9、“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较大污染事故和重大污染事故为零。
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和领会,并据此确定安全工作目标,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总经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既带有基础性、重要性,又带有紧迫性,还带有长期性和全域性性,意义重大。
第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国务院的决定。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指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7条指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 *** 要依法予以关闭”。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第六点指出,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升级。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广泛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活动,着力推进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完善有关标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促进企业安全基础不断强化。
第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根本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旨在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制度、规章、标准、操作、检查等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使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最终能够达到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
第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企业全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强调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的治本之策,是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根本保证。
第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防范事故发生和免受责任追究的最有效办法。由于标准化工作把企业的“人、机、环境”安全三要素的每个要素都作了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对比了,就必然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当然也就不会再有责任追究的问题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是什么

安全标准化 safety standardization
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解释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为了使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释出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点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安全生产基本要素填空题

五个要素
第一是安全文化,用过去的话说就是安全意识。
第二个要素就是安全法制,
第三就是安全责任,
第四,安全技术。
第五,安全投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