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维系友情为什么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成年人之间的友谊,既脆弱,又敏感,经不起半点儿折腾。



毕业以后,当我发现身边的好朋友剩下没几个的时候,我都会时不时在微信上问一问那几位朋友的状况,尤其是不在同一座城市的人。主动问候一两句,不然长期不联系的话,总担心友谊生疏了。

有时候刷朋友圈,看到好朋友发了条玩的动态,还配了张图,而图片中站在他旁边的人,自己却不认识的时候,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总会让人觉得心里空落落,失落感油然而生。

其实,一直以来我在社交上都是一个很懒的人,以前我特别讨厌维护友谊,但现在却觉得,长大后的友谊,如果不小心维护的话,说不定哪天就再也不见了。

有时候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就是如此,你不回我消息,我也懒得再问,那就从此各安天涯吧。

让彼此曾经共处的美好画面,都停留在记忆中,有些朋友,哪怕多久不联系,只要你有事需要他,一个电话,无论身在何方,他都会立马赶到。这,才是真感情。不过,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样的友谊,算是一种奢侈品吧。

有没有,全靠缘分了。

成年人的世界,能留下来的朋友,都请好好珍惜。虽然有些朋友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至少给彼此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吧。彼此理解,相互尊重,互相珍惜,虽不常联系,但却记在心底。

第2个回答  2022-05-22

1.升学和工作地点的变换

随着我们不断的升学,当年和你一起玩一起疯的那帮朋友被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而在新地方建立的友情又因为下一次的升学或者工作地点的变换也渐行渐远。都说爱情是经不起时间和地点的考验的,友情也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如果长期不来往,朋友间的友谊也只能最终变成回忆。

2.不知道如何维系朋友感情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变得越来越忙,忙着工作,忙着恋爱,忙着为房子车子打算,忙着应付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忙着交新朋友,甚至很多人忙着下班回去之后就是玩游戏度日,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忙于应付,却也无所适从。每当想着联系一下朋友,翻开微信几百号人的同时,却找不到几个可以发信息的人了。



3.社交平台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社交的网络和软件让朋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快捷,而现实中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多少人止于点赞。同时社交网络的兴起也让我们形成了快文化,做事情就想着一个微信解决,这无形中让朋友间多了一道交流的鸿沟。就算难得相聚,大家也是一边在微信聊着天涯外的人,而忽视了对面期许的眼神。 而且社交平台的背后,我们都是将自己包装起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你的朋友无法真正走进你的内心。



4.对朋友的定义的转变

人长大了,接触的人和事自然也多了,尤其是出了社会谋生后,你的观念会有很大的转变,当初随便交流得来的朋友已经被你定义为人生的过客。我们不再把只要趣味相投一起玩耍过的,一起抄袭过试卷的,一起喝过酒的人当成朋友。社会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了,当你有难的时候,哪些人才是对你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



5.成年人交友本身就更加困难

事实上,成年人的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说儿时友谊往往是出于情感、彼此欣赏、玩得来;长大后的友谊还会受到利益、感情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年纪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我们也会变得更难信任他人,从而也就更不愿意吐露自己的真心。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交朋友”这件事本身的难度和门槛也就变得比以前更高了。

第3个回答  2022-05-22
1.移动和搬迁让友谊的维系变得困难

如今不似过去,大多数人一生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接触着同一群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和搬迁变得越来越便捷和频繁,以至于很多人在短短一个童年就已经搬了好几个地方,换了好几所学校。频繁的搬迁让我们疲于交友,对于偶然间认识的朋友也懒于维系,地理距离的远离造成共同话题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距离上的疏远。

2.人们误以为友情不需要经营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好的爱情需要经营,于是人们会想方设法增进和伴侣之间的感情,会花许多精力和时间想下一次约会要做什么,下一次旅行要去哪里。却不小心忘记,朋友并不是那种会一直在原地默默等你“突然想起Ta”的、理所应当的存在,友情同爱情一样,也需要刻意地维系和经营才能“保鲜”。

3.成年人交友本身就更困难

如果说儿时友谊是出于情感、彼此欣赏、玩得来;长大后的友谊则还会受到资源置换等利益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年纪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我们也会变得更难信任他人,从而也就更不愿意吐露自己的真心。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交朋友”这件事本身的难度和门槛也就变得比以前更高了。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交心的友谊呢?这事应该从两方面考虑:

和周围相熟之人成为朋友,以及维系和加深现有的友情。

如何和身边人建立友谊?

1. 积极“发射”和回应友好信号

你可以多多向周围人发出友好的信号,一个微笑,一句搭讪,一次主动发起的对话,一个小小的请求,都是你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契机。当你感受到身边人发来的信号时,也要记得积极地给予回应,如果时常对这种善意的信号视而不见,你们的关系就很难脱离点头之交。同时,观察那些时常向你发射友好信号或回应你善意的人,他们可能正是那些也想与你成为朋友的人。

2. 拓展见面的场合

大多数我们觉得合拍、似乎可以发展成朋友的熟人,都是一些我们每天都会在同一个固定场合见面的人,比如,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笑点相近的同事、经常光顾的咖啡店的老板……在这种情况之下,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要求在你们必须要见面的那个场合之外见面,简单来说,就是向对方提出邀约。

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给你们迈出从“熟人”到“朋友”的第一步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测试,看你们是否真的适合成为朋友,如果你们在单独相处的过程中,话题始终无法深入,那你就要再找找原因、想想办法了。

3. 主动敞开心扉

友情真正开始建立还有一个关键的元素,那就是个人信息的互换。通常情况是这样的;当你们保持经常的见面后,有一方会先冒着暴露个人信息的危险,去“测试”对方是否会有相应的回应,如果双方都愿意进行自我暴露,友谊之门就自然而然开启了。

如果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敞开心扉的过程也不是越快越好,深度和速度都需要适度。在与一个熟人慢慢变成朋友的途中,应该循序渐进地暴露私人信息,如果过度分享可能会吓跑对方,或是让对方感觉无所适从。

如何维系和加深友情?

1. 主动联系朋友

这一步看起来简单,实际却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很多不常与不在身边、或是很少见面的朋友联系的人都陷入了两种误区:第一,真正的好朋友无论多久不联系都不会破坏我们的关系;第二,Ta都没找我,那我也不找Ta。

但实际上,联系朋友并不需要想那么多,也不需要在做之前给自己那么多没有依据的预设,你只是需要去做这件事就好了。至于联系朋友的理由,它可以简单到“我今天吃了你以前最爱吃的食物”,再附上一张照片。你需要记住的是,你不需要绞尽脑汁地去为联系一个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找一个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2. 发展你们间的共同点

心理学家指出:两个人之间的关联点越多,他们潜在的产生交集的可能也越多,因此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越深厚。而这个关联点可以是共同朋友、爱好、会见面的场合等等。

增加或重建你和朋友间的共同点,为你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契机,而这并不难,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就是你愿意关注对方的生活,同时也能偶尔分享自己的生活,让Ta看到。

3. 为友谊增加仪式感

仪式感对爱情而言格外重要,但友情的加深和维系也同样需要一些仪式感。每月一次的相聚,每一次在对方生日时送Ta礼物、每隔一段时间约一场球、旅游归来给对方带来的纪念品……这些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变成习惯的小小仪式,都能让你们更多地将对方和这段友情放在心上。

最后,愿你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间,能觅得两三知己携手向前。
第4个回答  2022-05-22

成年人很难维持那种纯粹、专一的友情,人在成长,就会不断接受新的东西,但是心的空间是有限的,你装进新的东西,就会有原本的东西被丢出来。若是说和青春年少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如今的自己更加真实了。

失去了外部的庇护,只能独自面对风雨,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也学会了猜疑和防备,甚至不得不虚伪,用微笑对待一切冷嘲热讽,收起自己的所有冲动和天真,告诉自己:“长大了,别傻了。”



于此同时,很多人走了,不是去了很远的地方,然后消失不见了,就是即便距离很近,彼此却成为了陌生人。说到底,你心里真正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你还能体会到那种真诚、感动的友情吗?但为数不多的,也是最值得坚守的。

友情变得平淡,甚至褪色,是不可避免的,你要想着在这个世道艰难生存,要对着上司谦卑恭敬,要对着客户笑面相迎,要对着家人强颜欢笑,要对着不相干的人,证明自己过得还不错。



太累了,累到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是一瞬间。友情?不是不渴望,只是有时候,要不起了。



那些失去的友情,不是没有过遗憾,但是又能如何呢?在一起又能说什么?做什么?何况好像已经没有了再次靠近的力气。

信任,又是多么奢侈的东西,从前相信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失望多了,苦涩不断累积,内心的门也变得锈迹斑斑,打不开,也过于沉重,没那么容易感动,也没那么容易付出真心,但是只要信任了,就是绝对的,你做什么,我都支持。



在不断追寻,不断失去的路途,依然留在身边的,太珍贵了,已经不需要用什么方式去验证。有些人连自己都不再熟悉自己,有些人就只能在回忆成为残影,有些人一直在,早已经成为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第5个回答  2022-05-22

许多人都会因认识新朋友、扩大朋友圈而感到兴奋,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个障碍:成年后交朋友比儿童或青少年时交朋友要困难得多。

交朋友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信任——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信任。通常情况下,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这两种信任都会变得比小时候更脆弱。

至于交朋友时的自信心,如果我们曾经让别人感到失望或认为自己不够幽默,就很可能会感到更加不安,很多时候还会否定自我价值。但我们也会对他人逐渐失去信任,因为我们很可能都体会过被朋友欺骗甚至背叛后产生的那种失落感。

不仅如此,成年后那种忙乱纷繁的生活也常常迫使我们与时间赛跑。这就意味着,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广结良缘的机会,因为有时我们宁愿与那些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共度珍贵的休闲时光。

因此,该研究的结论是,信心和时间都是决定结交新朋友难易程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努力提高自己的信心,并在日程安排中腾出时间,那么结交新朋友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要想和某个人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就应当适时在其面前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并尝试慢慢敞开心扉,此外每天还应花上至少10分钟与新朋友接触。

小时候我们交友的标准很单纯,我喜欢你我就和你交朋友,我讨厌你我就离你远远的,然而我们交友标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呢?

有时候因为害怕一个人,害怕一个人吃饭,害怕一个人逛街,害怕一个人看电影,所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个同伴,好让自己不形单影只。

现在交朋友有大多因为「需要」,需要对方帮自己一个忙,需要对方的某样东西,需要对方的某种情感支持,所以以最快的速度与建立友情,迅速成为“朋友”。

身处如今社交漩涡,交友理由可能更搞笑,就是需要一个这种特质的人,就是需要一个有这样经历的人,于是建立“友谊”也变得理所当然。

为何你摔倒了摔得那么惨却没人愿意拉你一把?不是你为人失败也不是拉你太费劲,只是觉得没必要,就是没必要,把别人当成了寂寞的解放者,当成了需求的「索取东西」对象,当成了满足你社交欲望的便利工具,说白了就是没把别人当真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