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专注越好吗?心理学家:过度专注可能造成危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办公室有一位同事,将他的儿子带到办公室写作业,这个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但是作业完成的情况似乎并不好。他的专注力很差,写几分钟就会被周边的事物所吸引,比如办公桌面上的绿植,比如其他同事的谈话。这个同事就会去提醒他,他又写了几分钟,之后又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如此反复,同事特别崩溃,写作业的时候需要提醒孩子很多次。

我们问他:“怎么不让孩子在家里安静的环境下写作业呢?”

同事说:“他在家也是这样,因为家里有一个一岁的弟弟,学习环境并不好,把他带到办公室就是希望他能够专心的写作业,但是他还是这个样子。”

相信和同事一样,也有很多家长被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情弄的焦头烂额,到处寻找集中注意力的办法。但是为什么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甚至影响亲子关系呢?

1、孩子注意力真的越集中越好吗?

家长们有没有考虑过:注意力真的越集中越好吗?

很多家长会说:“那还用说吗?肯定越集中越好啦!”

那么, 当孩子专注于看电视的时候,家长为什么又希望他的注意力不那么集中,能注意到快到睡觉时间了

也就是说,家长希望他在某些事情(比如学习)专注,但是又希望他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家长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当你有不得不做的工作,但是手机在旁边,却总是忍不住打开看一看,而你沉迷手机 游戏 的时候也总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物理学家牛顿,因为过于专注,把自己的怀表当做鸡蛋煮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名人轶事,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注意力的集中要适度,并非越集中越好

所以要想搞明白注意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我们该如何形成恰当的注意力,我们要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理解注意力跟大脑的关联性,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

2、 适当的注意力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注意力: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让孩子拥有专注的能力,才能 全面发展他的潜能,在学习的时候高效率 。人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反应变慢,容易犯错。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学习效率比较低,成绩一般也比较差。

有几位英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长期观察1万多名孩子,结果发现,通过分析孩子在7岁时的注意力状况,能够预测他们在16岁时,也就是上高中时候的学习表现。也就是说,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在十岁之前就已经比较稳定了。

一定的注意力还可以 让我们避开危险 。在人群中行走的孩子,要注意路上的障碍物,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一定的注意力还会 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如果小朋友和别人讲话的时候,心不在焉,很容易被别人排挤,时间长了他内心会非常自卑,不容易自信。

3、 到底什么是注意力?

美国的心理学家 迈克尔·波斯纳 ,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一直在进行注意力的研究。 他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把人的注意力系统分为三个方面:警觉,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冲突的排解。

第一方面:警觉。

警觉就是要随时侦测出信息,否则就会无法注意到一些突发的状况。 比如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警觉功能就会觉醒,但是如果一边看手机一边过马路,警觉功能就会减弱,可能导致危险。

我们经常提醒孩子过马路要注意,其实就是提醒他要警觉,如果听到喇叭或者看到有车过来,要知道避开,这个就是他的警觉力。

一个人要想保持住警觉并迅速做出反应,就要从平静的状态转变为激活的状态,这个过程和去甲肾上腺素直接相关。在大脑当中, 蓝斑这个区域负责调控去甲肾上腺素,和警觉的关系最为密切。

蓝斑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就已经被激活了,所以自从出生后,人就有一定的警觉能力。研究还发现,10岁以下的孩子,警觉能力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比成年人要高。这是因为要保持一定的警觉,就会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且孩子的额叶发育比较慢,所以没有较好的办法控制外界的刺激。

也就是说,拥有较高警觉能力的孩子,一方面能够非常敏锐的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和危险的出现,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他被环境干扰。

所以,孩子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并不是他的错,而是大脑发育特征所决定的。

第二方面:注意力的转移。

注意力的转移,就是孩子能够在两个需要注意的事物之间自如的转移注意力。

比如孩子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他需要将大脑从上课的状态转移到课下休息的状态,在上课的时候又需要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相比较警觉而言,注意力的转移比较主动,是一个人有意识的把注意力从一个物品转移到另一个物品上。

主动的注意力转移和顶叶额叶网络的关系最为密切 ,特别是顶内沟外侧区和额叶眼动区这两个脑区。波斯纳的研究还发现,儿童的注意力转移,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到5岁的时候,注意力转移的能力会跟成年人比较接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提升。

注意力不仅受大脑相关区域发育的影响, 还会受到多巴胺的影响 ,如果多巴胺分泌异常,也会影响注意力的转移能力。

第三方面:冲突的排解。

冲突的排解,指的就是当环境中有很多信息,在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注意什么?并且把其他的项目放到一边。

冲突的排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先决定关注每一件事情,然后才能去排除其他的干扰。对于孩子们来说,判断自己需要关注什么,其实并非易事。因为他们要注意的事情,是成年人规定的。

冲突的排解是注意力的三方面当中最主动的,与大脑皮层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额叶的前扣带皮层这个区域。 前扣带皮层如果发育异常的话,与儿童的多动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研究都发现患多动症的儿童整这个脑区的体积比较小。

也就是说,只要大脑正常发育,儿童的注意力,冲突的排解能力都会逐步的提升。

很多家长经常说的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就是针对冲突的排解来说的。我们特别希望孩子,不要注意那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该注意的事情上。

但是这样做就足够了吗?

冲突的排解只是注意力的一个方面,如果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具备冲突的排解能力,其他的注意力都会跟着发展,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冲突的排解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提高警觉能力,容易导致危险发生。 所以我们追求的是适度的注意力,而不是过度的。

4、家长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够恰到好处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多动症的确诊时间一般在学龄后,因为这时孩子发育得比较稳定了。若12岁以下的儿童出现下面6种症状,并且持续六个月以上,可能就需要多加关注了。

以下内容摘选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所以,多动症的情况是要有很多条件的,不要轻易的给孩子贴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的情况,也不要过于责怪孩子,要及时寻找医生的帮助。

专心做事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度了,却可能会带来风险。

一个人对外界的环境保持警觉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过度的集中注意力,相反过度集中注意力则没有办法保持警觉。

有自闭症的孩子就是过于专注某件事情,忽视了环境中其他重要的事物。当然注意力很不集中也是不好的,比如有多动症的孩子,就是因为过于冲动无法控制自己。

所以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知,帮助孩子灵活的调控自己的注意力。

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大脑发育的科学知识,明白注意力的发展跟大脑是有紧密关系的,就能够客观看待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不是逼迫孩子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把身边的干扰的东西尽量拿走,保持一个简洁的桌面,只让他注意该注意的东西。另外我们如果希望孩子专心就要轻声说话,尽量不要去打扰他们。

我们希望孩子专心一点,但是也不能特别专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方式,帮他做好任务规划。

我们都知道孩子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他们不太感兴趣的事。所以我们要 帮助孩子把任务拆解,完成一个任务,休息一下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保持一定的注意力,不要过于专注,比如说他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常常会忘了该做的事情,而且他过于专注也没有警觉性。家长可以给孩子 设置一个定时器 ,每次定时器响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做另外一件事情,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孩子,避免他过于投入忘了时间。

这种方式也要掌握一定的度,比如孩子专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总是频繁的提醒:“这个字错了”、“坐直”等,就会使孩子的专注力无法集中。

孩子对 游戏 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可以把他认为非常枯燥的学习任务,转换成小 游戏 ,帮助孩子们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如成语接龙,或者在书中寻找某个字,看谁找的又快又多,其实家长只要用心,可以找到很多训练注意力的小 游戏 。

集中注意力比较好,但是过度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适度的专心,教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专心程度,该集中的时候集中,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这样孩子才能够用比较好的表现。

作者:卓不念,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家有一儿一女,专注教育行业十年,期待与你一起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