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写的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1-30
这两首诗是武则天最著名的诗,流传千古。(*^__^*) 嘻嘻……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石淙)
武则天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顺便再送给楼主一个小故事,希望楼主喜欢(*@ο@*) 哇~
武则天14岁时,她的美貌传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眼里,李世民将她召入宫中,封为才人。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和其他妃嫔一起被送入感业寺当了尼姑。此前武则天早已和太子李治相识,李治像父亲一样垂涎于武则天的美貌,甚至早在父亲生前就和武则天暗通款曲。李治即位后,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就在这座尼姑庵里,当朝皇帝和父皇的前任妃嫔颠鸾倒凤,使得感业寺风月无边。

武则天一共在感业寺待了三年。三年中,每当李治离去,自己独居的日子里,这位野心勃勃的武媚娘被相思折磨得无法成眠,于是,在某一天苦苦相思的时候,武则天给情人皇帝写了一首情诗,就是这首《如意娘》。凡是稍微了解一点武则天的读者大概都会对这首诗惊诧不已,因为武则天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女强人,但是《如意娘》却充满了柔情蜜意,简直像出自一个柔弱至极的女子之手。不过想想也就了然了,那时武则天方才20岁不到,正是思春的好时节,离她独揽大权的时间还远得很呢。

但是这首诗却存在着极大的漏洞,甚至也可能是武则天为了实现野心而欺骗李治的故作相思之作,以至于让读者产生了极大的误解,误解武则天真的是诗中所呈现出来的柔弱女子呢。其中原因就在于“看朱成碧”和“石榴裙”的关系。

“看朱成碧”,朱是大红色,碧是青绿色,两种颜色在光谱上差异非常之大,因此今人才会把交通标志作成红绿灯,因此武则天才会用把大红色看成青绿色来表示自己对李治相思之深,以至于到了红绿不分的地步,简直像一个红绿色盲。“看朱成碧”当然不是武则天的原创,此句出自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一诗:“孤帐闭不开,寒膏尽复益。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看朱忽成碧”,这个转变未免太过突兀,因此武则天才用来形容相思之情。

“看朱成碧”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武则天思念李治:“憔悴支离为忆君。”我之所以憔悴支离,就是为了你这个狠心的当今皇帝啊!反正你后宫三千,美眉无数,如果你不相信我对你的相思之情,不相信我常常因为思念你而哭泣,那么,咱们不妨打个赌,打开我随身携带的衣箱,把我的石榴裙取出来,检验一下上面的泪痕你就知道了。

但是恰恰在这里武则天犯了一个错误。梁元帝《乌栖曲》中说:“芙蓉为带石榴裙。”石榴裙乃是指红裙,唐朝的女人特别喜欢这种裙子,反映到相当于流行歌曲的唐诗中,“石榴裙”这一意象频频出现,比如李白“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五“红裙妒杀石榴花”。

武则天“开箱验取石榴裙”是为了让李治看到自己滴落到石榴裙这条红裙上的泪痕,但是她却忘了前面已经“看朱成碧”了!把大红色看成青绿色,当然也就应该把红色的石榴裙看成绿裙子,武则天并非红绿色盲,怎么就忽然忘记了前面自己眼神的改变呢?联系到武则天后来篡党夺权,以至于登基为帝的种种行径,可以断言这首情诗只不过是为了钓住李治的心,任意夸大自己的相思之情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