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板块(简单实用心理小知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1.简单实用心理小知识有哪些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所以过去才会有人将人的大脑比作暗箱,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但如今,透过心理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认识它、了解它。

譬如,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戴眼镜的人智力较高,其实那不过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知觉,亦即刻板印象;

又如,某本书本来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成为“禁书”之后人们反倒争相传阅,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再如,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反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反态行为;

还有,压根儿就不想去赴一次不愉快的约会,因而在约会过期之后才突然想起这件事,则是一种过失行为;

而有对夫妻在前一天晚上大吵大闹,甚至于动了手,大有“有你没我”、“不共戴天”之势,可是第二天便重归于好,又肩并肩地出门买东西了,旁人对这件事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对夫妻实质正是在这打闹中感到快乐,这便是一种退行行为;
2.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和小常识
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是人生的一个必然和重要行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1、要学会有利他奉献的人生观的培养。

2、学会角色扮演的心理调适

3、对竞争与合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4|、接受自己,悦纳他人。

5、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度情、理、法。

6、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3.心理小常识
每日心理学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说话越少越好。

2.不要去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你还有父母,还有其他朋 友。 3.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4.有负面情绪是正常 的,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明白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其余的时间里,要尽量的让情绪平稳起来。 5.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 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也不说明什么。

6.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别说,笑笑即可。 7.一切的烦恼都是自找的,因此也只能自 己解决,不要找朋友哭诉,找他们去打球。

8.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很蠢的话,再蠢也比言而无信好。 9.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不要打 破生活原有的规律,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10.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触景伤情,不要害怕说错话,不要害怕想起过去,不要害怕面对未来。 11. 无论是对是错,你需要一个准则,你的行为应该遵循这个准则,并根据现实生活不断的修正。

反反复复优柔寡断的人,是不可能讨人喜欢的,在对错之间徘徊的人, 形象不如从错到对的人正面。 12.当他说“让我们冷静一段时间好吗?”的时候,冷静的说好,然后挂断电话。

不要哀求,他不是来征求你意见的。13.不要把心底的话全掏出来,这些是只属于你的财富。

14.不要跟一 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 15.当你不知道和他说什么的时候,那就什么也不要说,沉默有无限种含义。

16.不要追求什么结果,每个人结果都一样,就是死亡。 17.不要后悔,无 论怎样都不要后悔,后悔的情绪比你所做错的事更可怕,因为这会摧毁你的自信,自尊以及很有可能让你去做一件更错的事。

不够的话,我那里还有一些。
4.关于所有心理小知识
1,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具备哪些特征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

2.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

6.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 11.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5.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谅解他人,辨别是非,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

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 1.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2. 人格完整,意识良好。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 乐于交流,善于结友。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 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 担责任。

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并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6.大学生心理小知识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学会克服六种社交心理障碍1.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人,缺乏自信,无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他们在交往中习惯于唯唯诺诺,很少直抒胸臆、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磨损一个人的胆识、魄力和特征。2.猜忌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喜欢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别人和看待外界事物。

比如,看到其他同志私下议论,就以为在讲自己的坏话;奖金被扣除几元,就认定是某某人从中作梗…猜忌成癖的人,捕风捉影,节外生枝,结果只能自寻烦恼,制造隔阂。3.怯懦心理:涉世未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他们在话锋闪烁的论辩中,由于怯懦,不敢发表深思熟虑后的真知灼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怯懦,酝酿已久的大胆计划设想不能实怯懦心理,是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一根绳索,应决断而弃之。4.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创造,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

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表现为抱残守缺,不去延伸认识的触角、拓宽思维领域,只能促使人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兜圈子。5.逆反心理:求异思维并不等于标新立异与专唱反调。

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于是就产生这种现象:你说某种错误观点站不住脚,他就偏要挖空心思为其辩护;你指东,他偏要向西。这种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其消极作用显而易见。

6.冷漠心理:有人认为,言词尖刻、态度孤傲、表情冷峻,就是“有个性”,于是崇尚冷漠成为一种时髦。其实,这是一种病态,它会使年轻人孤芳自赏、活泼浪漫的天性萎缩,从而步入寡合的死胡同。

因而,也是一种应该坚决克服的心理现象。
7.有关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情感反应适度。碰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稳定。

2、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

3、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能自我消除怒气,注重自我修养。

4、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5、学习爱好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关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6、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