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具有怎样的品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8
1952年10月14日,侵略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战役开始。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侵略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仅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在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无数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他随营参谋长来到六连。六连接连攻占3处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零号阵地有美军的集团火力点,要攻上山头必须首先打掉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连续派出3批爆破组,但爆破手都在中途伤亡了。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这个火力点,夺取零号主峰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六连伤亡很大,能够参加攻击的只有几个人了。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令他带领2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冲了上去,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2名战士1名牺牲,1名负重伤,他也多处负伤。

美军照明弹将阵地照得如同白昼,几个火力点交叉扫射,封锁道路。他毫不畏惧,趁手榴弹爆炸烟雾,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接近美军中心火力点时,用力甩出最后1颗手雷。手雷在离美军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美军火力点被炸掉半边,美军的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黄继光也被这巨大的爆炸声震昏了。就在部队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残存的机枪又吼叫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这时,黄继光醒来了,但他弹药用尽,他便忍着重伤剧痛,艰难地爬到地堡射孔,毅然跃身而起,张开双臂,向火力点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喷射的枪口,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自己壮烈牺牲。在黄继光精神感召下,部队迅速攻占了上甘岭高地,全歼守卫的美军2个营约1200多人。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第2个回答  2020-10-08
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一个个鲜红名字背后所展现的是一种革命精神,所代表的是一种红色品质,顽强奋斗、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不怕牺牲,每位革命先烈所具备的革命品质理应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平阳素有浙南延安之称,500余名革命烈士为平阳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应当为人们所熟知,他们的红色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017年7月18日,温州大学步青学区青韵暑期社会实践队红色教育课程之一的“红色精神之品德篇”顺利结课。在为期三天的品德课程教育下,实践队的小教师们深入挖掘平阳本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概括革命品质,带领孩子们了解浙南农民运动领袖叶廷鹏的生平事迹、感悟革命烈士王国桢意志坚定的革命品质、走进“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烈士的精神世界,从他们的英雄事迹中感悟红色品质,继承红色精神。

“百折不挠”叶廷鹏 捐躯赴国耀中华

当一张张透着贫穷、破旧、革命气息的照片缓缓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小教老师潘满庭用自豪的语气告知好奇的孩子们,这就是浙南农民运动领袖叶廷鹏的生前住址。“叶廷鹏同志不仅是浙南农运领袖和革命领导人,而且还是浙南红军游击队的缔造者,是平阳武装斗争和平阳十九年游击战争的主要发起人……”听着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孩子们一脸的钦佩。“正是因为有了很多像叶廷鹏叔叔这些人的努力,我们才有现在幸福的生活”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意志坚定”王国桢 肝胆忠心向中华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少年时代的王国桢就立下了报国之心。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仍意志坚定,报国之心不改。“王国桢和雷高升带领21人的队伍,在瑞安缴了两个盐局、一个公安局分所的枪械……”小教师蔡圆婷结合案例教学法将王国桢几则感人的英雄事迹娓娓道来,小朋友们听得认真,看的出神,天真的脸庞上满是钦佩的神情。“王国桢爷爷使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意志坚定,我也要为我的理想努力,不怕遇到的困难”,韩承小朋友在接近尾声的“我心了目中的王国桢”环节如是说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奋不顾身 奉献集体 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
扩展资料: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第4个回答  2020-10-08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英雄,是一个人人生历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也是青少年成长岁月中价值观形成的正确导向。”谈到日前召开的表彰大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说,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灿若星辰的良士,他们为国为民的情怀,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和感召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