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县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这释放了什么信号?农民能买得起城市房吗?

如题所述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毕竟农民是拥有土地的,依靠这种职业,大家可以种出自己想要食用的蔬菜,也可以将地里的食物用于家禽的养殖。除此之外,农民还有宅基地,大家可以修建属于自己的房屋,居住起来是十分方便的。然而有专家却建议农民全都进城买房,如果有种地的需求,可以开车回到村里去种地。并且还建议将房贷延期到40年的时间,这样可以有利于减少农民买房的压力。那么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呢?








首先不谈这条建议是否可行,发出这条言论的专家,他的账号因为发布这样的言论已经是被禁言了的。其实有不少人都提出过这样的建议,但是他们并没有从实际出发,不了解农民真正的需求。抛开这些建议不谈,该言论是否有可执行的可能呢?




让农民在城里买房,开车回家种地的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董潘,在房地产领域,他还是比较权威的,作为多所知名大学的兼职教授,这位专家还是十分优秀的。毕竟他在26岁就已经成为了副教授,在32岁就成为了教授,是超越了很多人的。







在房地产领域,董潘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毕竟能够在他这个年纪就已经获得如此高的成就的人还是比较少的。那么他又究竟为何会提出让农民都进城买房的建议呢?在他的建议当中,主要是让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在不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到县城里去买房。而这些人在买房之后是可以驾驶自己的摩托车或者一些电动车来回到农村去耕地的。




这样看来也不是不可行,但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建议的可实施性是并不高的。毕竟农民种地是一年四季的问题,如果要每天从城市里穿梭到农村地区去进行劳作,必然会让人们的生活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方面付出的时间成本会增加很多。







而且在劳作的过程当中还会使用到大量的工具,如果在农村地区没有房子,这些工具搬到城市里面去,也没有放置的地方。如果要在农村地区留下放置工具的房子,那就会涉及到违规建筑的问题。




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居住在农村地区是最为适合的。毕竟自己有活就可以下地去干,有农用工具就可以直接放在自己的家里面。不必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去劳作的时候也不必携带大量的工具。虽然专家建议当中的理想状态是可实现的,但对于绝大部分农民来说是不愿意去实施的。毕竟农民的收入是非常少的,居住在城里面,回到农村去种地,会让自己的各方面的成本增加,是不利于农民的发展的。







当然有部分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城市里面买到一套房。毕竟农民在城里买房,可以留下自己在农村的自建房。即便是回到农村去也有房可住,这种状态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那就是城里有房,村里有家。但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条件都不允许,毕竟现在的房价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




以四川省的三四线小城市为例,购买一套房至少得有80万左右的资金,即便是贷款买房也需要准备几十万元。毕竟自己要给首付,还得给房子装修。在房屋装修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支出,而在此后还会涉及到各种生活费用支出,比如物业费,水电气费等等。







大部分农民在贷款买房之后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毕竟农民每个月依靠种地获得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将这笔钱用于房贷的偿还,有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限制,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而为了刺激农民买房,这位教授也曾经提出要将房贷延长到40年的建议,并且首付比例应该由30%降为20%。其实这样的理方法在算总的利息的时候,是让人们多支付了不少的费用的,毕竟贷款会有利息。贷款的期限延长也就意味着人们支付利息的时间增加,那么总支付的费用也就增加了。







所以对于这些专家的言论,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判断力,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来进行房子的购买。在交通条件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农民也不一定非在城市里买房,在农村居住,也可以驾驶汽车到城市里面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是十分便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4
说明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对比之前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买房可以分期付款,先付个首付就可以了,农民是买得起城市房屋的。
第2个回答  2022-09-14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也可以促进城市房产的销售,刺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消化下目前待售房屋的储备
第3个回答  2022-09-14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说明房地产下行压力很大,需要出现新的购房群体。一般来说,农民买不起房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