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感的人,为何它还会感知到周围的一切情感,甚至能瞬间明白一切情感波动的缘由?

人类如何了解自身情感及那些没有情感的人?

爱情的本质是幸福感,互相没有办法产生并分享幸福,就是爱情破裂的真像。这个时候分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而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工作太忙,或者最近心情不好,这导致了幸福在我们意识里的反映受到干扰,产生了不爱的假象。我们把干扰后的结果归咎于不爱了,那就是用假象认识本质,最后酿成悲剧。如果因此分手,往后回想起来,必然会很遗憾失落的。 更惨的是错觉对爱情的干扰,譬如双方本来正常产生和分享着幸福感,但某一方却自以为没有幸福了,进而导致争执和关系破裂。这种错觉更多发生在恋爱经历很少,甚至为0的人身上,其行为表现则是常说的“作”。 结合马克思哲学对爱情进行探讨,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一方面避免因为假象和错觉对爱情造成悲剧,另一方面又能寻找到维持和升华爱的根本动力。也就有了发展爱情的指导思想。 ps:爱情关系和爱情不是同一个事物,爱情关系就好比上层建筑,而爱情则是基础。如果还爱着,分手了也还能复合。如果真的不爱了,哪怕结婚了,也必然向着离婚发展。而我们常常把爱情关系当作爱情的假象,则会导致违背爱情存在与否的客观事实,做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错误行径。从哲学上看,爱的本质就是两个或者多个独立的主体通过付出情感的方式,无意识地构建出了主体间的共生纽带。而这种承认关系,是人的社会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个人的社会自由的实现将会取决于他人的承认。而正是因为这种个人的社会自由的需要,人们才会进入密切关系中,进入到看上去对人束缚很多的感情规范中。然而实际上,这种主动的进入规范性的行为本身恰恰是人的自由的产物。只有真的为他人付出了爱的承认,而且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爱的承认的人,其自由才有可能得以完满。 在朋友之间、在情侣之间、在父母子女之间,一切爱的关系都假设了不受个体控制的同情和吸引。由于对他者的肯定情感不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爱的关系也就不能超越基本的社会关系领域,随意覆盖更多的互动伙伴。虽然爱永远有一种道德优选主义的要素,黑格尔仍然正确地指出,一切伦理的结构内核都存在于爱当中:仅仅是通过相互渴望区分而凸显出来的共生纽带,才产生了独立参与公共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的个体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6
人非草木怎么没有情感呢,只是人的情感,它也会有一个波动的值,有时处于高峰,有时也会出现低谷。人类对自己情感的了解,我觉得是很少的。因为情感的生成本身就比较复杂,能够感知周围的一些情感,或者是瞬间明白一切情感波动的理由只能说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但是这种判断未必十分准确,因为人把握自身情感。都未必准确,这可能就是人情感的复杂性。
第2个回答  2022-04-26
是人怎么可能没有情感,只是没有碰到哪个心动的人。
第3个回答  2022-04-26
只是他不懂得什么是人间珍爱。是美好和幸福。
第4个回答  2022-04-26
他只是在意他喜欢的人。对你的不在意,恐怕是已经不爱你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