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三章)(5)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8
Ⅲ。支配式复合词: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动作行为和动作行为所涉及事物的意义。(丢脸、悦耳)

  Ⅳ。并列式复合词: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相关、相近或相反的事物、性质或动作的意义。(道路、教学)

  Ⅴ。补充式复合词(汉语所特有)(改善 纠正 打动)

  ② 附加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派生词)

  三小类

  Ⅰ。前缀式派生词:(老-虎、阿-姨、第-一、可-怜等)

  Ⅱ。后缀式派生词:(木-头、花-儿、锤-子等)

  Ⅲ。中缀式派生词:(古里古怪、糊里糊涂等)

  ③重叠构词: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重叠词)

  几种情况

  Ⅰ。名词性重叠词:(姐姐、娃娃)

  Ⅱ。副词性重叠词:(刚刚、常常)

  Ⅲ。多重重叠词:(骂骂咧咧、婆婆妈妈)

  ④ 复杂的合成词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的组合,也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组合。

  (四)语法构词(构形)

  Ⅰ。狭义:附着在词上的词尾变化形式(-s -ed -ing )

  Ⅱ。广义:可以包括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tion -ful)

  (五)①语素的组合与语素义的组合并不完全对应。

  ②语素的组合与语素类的组合也不对应。

  (六) 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区别(举例)

  ①意义不能再分解,本身只是一个语素就是叠音式单纯词(猩猩 蛐蛐)

  ②“看看 个个 次次”为重叠式词组

  7. 语的构造特点:

  ① 语的总体的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

  结构的固定性指语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

  Ⅰ。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阶段(朝思暮想≠暮想朝思)

  Ⅱ。一般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远见卓识≠远见和卓识)

  Ⅲ。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拍案叫绝≠拍桌叫绝)

  个例:Ⅰ。因为有了某种不同解释(难兄难弟)

  Ⅱ。因为创造性运用的结果(知难而退-知难而进)

  Ⅲ。原来的词比较生僻或不能用了(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Ⅳ。经过一定的简缩(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车之鉴)

  结构的整体性: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否则即使解释后的意思能够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意义了。(语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② 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形式。

  8.语的结构形式特点:

  ①专有名词多为偏正词组(中国人民大学)

  ②简缩词语可按词组或复合词分析

  ③惯用语主要有三种结构:

  Ⅰ。三字格的述宾词组(走过场、挖墙角)

  Ⅱ。三字格的偏正词组(绊脚石、铺路石)

  Ⅲ。两个成分构成的并列词组(又说又笑、大呼小叫)

  ④成语多为四字格(不速之客)

  ⑤谚语的形式多相当于句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9.外语中词语和词组的区别:

  ①有连写或连接符号的为词(girlfriend father-in-law)

  ②词与词之间有空格的为词组(good friend)

  10、两个概念:

  ①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

  ②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