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制造工艺过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9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母糟大曲→粉碎→曲粉 ↓↓ 高粱(下沙)→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 酒尾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工艺说明:
A.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B.大曲粉碎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C.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1)泼水堆积:下沙时先将粉碎后的高粱泼上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2)蒸粮(蒸生沙)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出甑时粮食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热水(称量水),保持适当的含水量
3)摊凉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
4)堆集: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5)入窖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发酵30~33天。
6)开窖配料:把发酵老练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与破坏、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搅拌,其发水操作与生沙一样。
7)下窖发酵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技术操作与生沙酒一样,然后下窖发酵。应当阐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今后六个次序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重复发酵和蒸酒。
糙沙酒蒸馏完毕,酒醅出甑后不再增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即是第2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今后的几个次序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总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浑厚,酒体较饱满,无邪杂味。第六次序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通常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流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质料破坏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跟着发酵次序的增加,淀粉被逐渐耗费,直至八次发酵完毕,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