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尿多是什么原因,对身体有害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5
题主真是个有心人,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

阴天的确可以导致人尿多,甚至出现尿频,尿急。

这是为什么呢?

恐怕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估计,最普遍的问答是“阴天,人不容易出汗,水分只能通过尿液排泄,尿自然就多”。

实际上,即使不说实际的道理,这个回答本身就存在逻辑错误:说的只是阴天,并没有说具体的气温,也没有说体力活动强度,因而问题本身根本没有涉及出不出汗。

那么,阴天尿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字:

冷!

无论什么季节,只要是阴天,气温就比晴天低;而且,人的实际体感温度与气象台报告的温度差别更明显,即实际上感觉更冷。

阴天的冷,即使是轻度寒冷,都会引发尿量增加,甚至尿频尿急。

这可以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

人对环境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即使轻度温度变化也会做出调节,来维持核心体温的稳定。

只要不是极端高温和低温,人体只需要通过皮肤血管的收缩舒张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因而,皮肤血管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阴天气温下降,皮肤血管就会收缩,当气温降到15~17℃(由被称为TRPA1的受体介导),裸露的皮肤血管就能达到最大程度收缩,长时间暴露于17℃以下就会造成冻伤伤害——这就是冻疮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冬季,而是晚秋和初冬的原因。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血液循环量可以很大,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引发其血液循环量巨大变化。

适温环境下,全身 皮肤血流量约250毫升/分钟。显著高温下,最大可达6~8升/分钟。17℃以下,最低可以降到20-50毫升/分钟。

这样,阴天时,即使气温轻度下降,皮肤外周循环血液量也明显减少,使得更多血液进入身体深部的所谓中央循环,等同于血液容量快速增加,血压也随之升高,从而刺激相关容量和压力感受器,发送信号通过抑制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来增加尿液分泌,以平衡血容量的增加和血压的上升。

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冷利尿”。

因此,阴天尿多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是有医学科学理论和证据支持的。

在寒冬,人长时间从事户外活动,这种感受特别明显。当回到温暖的室内时,往往很快会感到口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这种刺激需要的温度要比冷利尿低一些。

大鼠 实验 发现,将大鼠从 27℃ 室温转移到 4℃ 低温环境, 大鼠膀胱容量出现瞬时降低,排尿频率快速增加。当再转移回27℃室温环境, 膀胱反应性很快就能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人类的观察性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仅是环境气温降低,即使身体局部接触低温物体,也会诱发尿频甚至尿急。

比如,用冷水洗手,赤脚踩在寒冷的地面上。

这又是为什么呢?

动物实验已经明确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分子机制,认为寒冷通过激活TRPM8和TRPA1这两种受体,发送信号引起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跃。

TRPM8和TRPA1都是被称为瞬时受体电位(TRP)阳离子通道受体家族的成员,这个受体家族有很多成员,广泛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具有众多生理功能,也在很多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温度感受器受体。

这个家族中最早发现的成员是TRPV1,即所谓辣椒素受体,是伤害性高温受体,感受42℃以上的温度。

TRPM8和TRPA1都是冷受体, TRPM8感受温度范围是 25°C∼34°C 轻低温,TRPA1则感受低于17℃的伤害性寒冷。

研究发现,这两种受体都 分布于下尿路,都与暴露于严重寒冷导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

甚至,哪怕是局部轻低温,也可以通过刺激TRPM8介导膀胱过度活跃。

一项实验中,分别用丙酮(可以激活TRPM8),棉签 温和的刺激, 和37℃温水刺激小鼠背部皮肤,或用力钳夹小鼠后脚。结果丙酮刺激可以激发膀胱出现过度活动,而其他三种刺激均没有。如果敲除小鼠的TRPM8基因,这种反应就会消失,敲除TRPA1基因的小鼠则不受影响——证明,仅需要轻度低温刺激就可以诱导膀胱过度活动,引发尿频、尿急。

总之,寒冷刺激可以通过冷利尿和直接刺激膀胱活动,导致尿液分泌增加,产生尿频甚至尿急。

无论实质上的尿量增加,还是尿频尿急,人们的直接体验都是“尿多”。

这就是阴天尿多背后的科学原理。

由于阴天的冷,温度降低并不显著,因此这种效应并不显著,因此,不会产生任何 健康 危害。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是在寒冷的动机,长时间户外活动排尿量增加,会导致身体脱水,回到室内后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老年人,以避免造成因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引起的 健康 危害,比如,头晕,增加跌倒风险。

如果是参加像冬泳这类活动,尤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不断补充,而不是等到回到温暖的室内。

我想,人的尿多尿少与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与天气冷热有关,一是与人劳动运动有关,一是与人饮水多少有关,一是与人身体 健康 与否有关。

不是说冷缩热涨吗,阴天与日晒,阴冷晒热,热易蒸发人体内水份,尿液就会变少,阴冷,人体内水份不易挥发,变尿液就多。所以比较而言,阴冷多尿,日热尿少。

人劳动运动强度大,需要挥发水份也大,所以尿也少,不劳动运动,挥发水份少,所以尿就多。人饮水多饮水少与尿量多少也有关,饮水多,少运动,天又冷,尿必多,饮水少,又天热,还运动量大,尿就必少。

人的尿多少,与人的 健康 状况也密切相关,人体阳亢而热炽,尿也少,人体阴虚寒盛,尿必多,还有人五脏六腑有病,破坏了人体消纳消化系统了,也会造成尿多或尿少。凡事适中为好,尿多尿少时间长了都是有问题的,人的排尿量太少必影响身体正常的 健康 运传,太多也是不好的,这都要引起注意和重视。

阴天尿多是什么原因,对身体有害吗?

题主真是个有心人,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

阴天的确可以导致人尿多,甚至出现尿频,尿急。

这是为什么呢?

恐怕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估计,最普遍的问答是“阴天,人不容易出汗,水分只能通过尿液排泄,尿自然就多”。

实际上,即使不说实际的道理,这个回答本身就存在逻辑错误:说的只是阴天,并没有说具体的气温,也没有说体力活动强度,因而问题本身根本没有涉及出不出汗。

那么,阴天尿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字:

冷!

无论什么季节,只要是阴天,气温就比晴天低;而且,人的实际体感温度与气象台报告的温度差别更明显,即实际上感觉更冷。

阴天的冷,即使是轻度寒冷,都会引发尿量增加,甚至尿频尿急。

这可以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

冷利尿

人对环境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即使轻度温度变化也会做出调节,来维持核心体温的稳定。

只要不是极端高温和低温,人体只需要通过皮肤血管的收缩舒张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因而,皮肤血管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阴天气温下降,皮肤血管就会收缩,当气温降到15~17℃(由被称为TRPA1的受体介导),裸露的皮肤血管就能达到最大程度收缩,长时间暴露于17℃以下就会造成冻伤伤害——这就是冻疮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冬季,而是晚秋和初冬的原因。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血液循环量可以很大,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引发其血液循环量巨大变化。

适温环境下,全身皮肤血流量约250毫升/分钟。显著高温下,最大可达6~8升/分钟。17℃以下,最低可以降到20-50毫升/分钟。

这样,阴天时,即使气温轻度下降,皮肤外周循环血液量也明显减少,使得更多血液进入身体深部的所谓中央循环,等同于血液容量快速增加,血压也随之升高,从而刺激相关容量和压力感受器,发送信号通过抑制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来增加尿液分泌,以平衡血容量的增加和血压的上升。

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冷利尿”。

因此,阴天尿多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是有医学科学理论和证据支持的。

在寒冬,人长时间从事户外活动,这种感受特别明显。当回到温暖的室内时,往往很快会感到口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寒冷可以直接刺激膀胱容量减小

这种刺激需要的温度要比冷利尿低一些。

大鼠实验发现,将大鼠从27℃室温转移到4℃低温环境,大鼠膀胱容量出现瞬时降低,排尿频率快速增加。当再转移回27℃室温环境,膀胱反应性很快就能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人类的观察性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急性寒冷还可以直接诱导尿急

不仅是环境气温降低,即使身体局部接触低温物体,也会诱发尿频甚至尿急。

比如,用冷水洗手,赤脚踩在寒冷的地面上。

这又是为什么呢?

动物实验已经明确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分子机制,认为寒冷通过激活TRPM8和TRPA1这两种受体,发送信号引起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跃。

TRPM8和TRPA1都是被称为瞬时受体电位(TRP)阳离子通道受体家族的成员,这个受体家族有很多成员,广泛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具有众多生理功能,也在很多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温度感受器受体。

这个家族中最早发现的成员是TRPV1,即所谓辣椒素受体,是伤害性高温受体,感受42℃以上的温度。

TRPM8和TRPA1都是冷受体,TRPM8感受温度范围是25°C∼34°C轻低温,TRPA1则感受低于17℃的伤害性寒冷。

研究发现,这两种受体都分布于下尿路,都与暴露于严重寒冷导致的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

甚至,哪怕是局部轻低温,也可以通过刺激TRPM8介导膀胱过度活跃。

一项实验中,分别用丙酮(可以激活TRPM8),棉签温和的刺激,和37℃温水刺激小鼠背部皮肤,或用力钳夹小鼠后脚。结果丙酮刺激可以激发膀胱出现过度活动,而其他三种刺激均没有。如果敲除小鼠的TRPM8基因,这种反应就会消失,敲除TRPA1基因的小鼠则不受影响——证明,仅需要轻度低温刺激就可以诱导膀胱过度活动,引发尿频、尿急。

总之,寒冷刺激可以通过冷利尿和直接刺激膀胱活动,导致尿液分泌增加,产生尿频甚至尿急。

无论实质上的尿量增加,还是尿频尿急,人们的直接体验都是“尿多”。

这就是阴天尿多背后的科学原理。

阴天尿多有什么 健康 危害吗?

由于阴天的冷,温度降低并不显著,因此这种效应并不显著,因此,不会产生任何 健康 危害。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是在寒冷的动机,长时间户外活动排尿量增加,会导致身体脱水,回到室内后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老年人,以避免造成因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引起的 健康 危害,比如,头晕,增加跌倒风险。

如果是参加像冬泳这类活动,尤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不断补充,而不是等到回到温暖的室内。

无论男女,阴天尿多或者是冬天尿频,这个情况大多是肾阳虚引起的,如果是男的,前列腺炎也会有尿频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热天我们的尿液的量要多于冷天,主要是由于热会导致人体出汗,带走一部分水分,所以人的尿液自然会少。

在天冷的时候,我们体内的液体蒸发会减少,而且我们会感觉到舒适,所以尿液会增多,但是如果尿液非常多的话,那就是不正常的,可能是由于身体有点虚弱,所以应该找医生诊治一下。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一天的排尿量大概在一千五百毫升,如果你喝水多的话,那么尿量还是会增加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尿道感染,建议到医院去检查,做一个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查,排除疾病的可能。

这个也问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