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唐王陵墓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李渊唐王陵墓即为献陵,唐贞观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现在,随我来看看李渊唐王陵墓在哪里吧!
  李渊唐王陵墓在哪里
  唐献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西,为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公元635)的陵寝。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内外二城,规模宏大壮观。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园的周围分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宛如众星棒月,将献陵衬托得十分壮观。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复斗形,长宽约100米,高13米,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前饰有大型华表、石犀,特别是石虎、石犀,体态雄建、沉毅、昂扬,除其中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陕西省博物馆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
  李渊唐王陵墓建造
  唐朝的四座堆土陵中其他三座都位于晚唐,李渊的陵墓如此建造是因为经济现状不允许大兴土木,献陵的石刻较多的维持了前朝的特点,工艺粗糙简单,面貌凶悍,体积较大,石人刻功虽然比较精密但是艺术价值一般,石兽仿制南北朝的天禄麒麟等,不失威严,但师傅手艺一般,看上去明显的东施效颦,但是献陵的石刻有其新颖的东西,例如鸵鸟的形象,鸵鸟是隋末唐初由大食人从非洲东海岸介绍入我国的,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吸收这一外来 文化 体现在艺术中,可见唐初艺术的发展,献陵鸵鸟 浮雕 现存两座,一尊已经残破不全,另一只羽毛丰满,腿部短小,脖子也不是很粗撞,翅膀比较结实,与现代的鸵鸟不太相同,这是符合遗传学规律和关于鸵鸟起源进化的论断的 献陵现存石碑一座,没有了龟趺,由于唐太宗时期曾赏赐前朝谋臣武将及亲戚的死者墓地在献陵陪葬,故可考的陪葬墓就有40座左右,分布于陵冢的周围 献陵的毁坏较为严重,多数石刻仅存残迹,应此难以想象初始的样子。
  李渊唐王陵墓景点
  陵寝依照东汉帝陵规格修筑而成,四周柏树森森,封土为陵,陵台呈覆斗形,高21米,墓顶东西30米,南北10米。神道上南端看到的石柱、石虎各一个保存尚好。墓前的石碑是后来立得,据看墓的文保员说,原先的石碑80年代在一次黑云翻滚下大冰雹中损毁。另外在陵墓周边还发现了损坏遗弃的碑座和石刻文物。

  献陵石刻

  献陵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四门的石虎硕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南门外立有8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献陵石刻具有浓郁的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 历史 的珍贵实物资料。
  李渊唐王陵墓的陪葬墓穴
  献陵附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史载有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风、邦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晓、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张楷、谭国公丘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刑部尚书沈叔安。 已发掘或有墓碑者,计有李凤、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30多座。这些陪葬陵,把献陵衬托得异常壮观。献陵2000年被国家宣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1. 乾陵葬了什么人

2. 乾陵导游词范文3篇

3. 中国古墓考古新发现

4. 李靖的生平简介

5. 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