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宋曹《会秋堂文集》其中这一段的翻译

吴越间,有鬈髯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尝畜一猴,教以盘铃傀儡,演于市,以济朝夕。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 俱。相依为命,若父子然,如是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渝。及丐子死,猴悲痛旋绕,如人子躄踊状。哀毕,复长 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担者为舁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猴 复于道旁乞食以祭,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行道之人,莫不惊叹而感其义,爰作“义猴冢”。

翻译,谢谢

第1个回答  2014-12-21
有一位胡须卷曲的乞丐,在南坡搭了个茅草房。乞丐养了一只猴子,教它杂耍、木偶等马戏,到城里去卖艺,挣钱以维持生计。乞丐每次挣到食物都与猴子分享。无论严寒暑雨,都与猴子在一起相依为命,就象是父子一样。这样经过了十多年以后,乞丐又老又病,不能带猴子去城里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边向行人乞食来供养他,很长时间都坚持不变。等乞丐死后,猴子悲痛地绕着他的尸体,像丧父之子一样捶胸顿足。哀悼完后,又在路边跪着,低头凄声叫着,伸着手向路人要钱。不到一天,讨来数贯钱,它把这些钱用绳串起来,到了城里,找到卖棺材的店铺不肯离去。店主卖给它一副棺材,它还不肯走,看见有挑担子的人,它就上去牵拽别人的衣裾,示意帮它抬棺材。挑担的人帮它把棺材抬到南坡,收殓好乞丐的尸体把他埋了。猴子又在路边跪着乞食来祭奠主人,祭祀完后,到四周的野地上找来一些枯柴,堆在墓的一旁,再取来以前用过的木偶放在上面把火点燃。然后大声的悲啼几声,就跳到烈焰中烧死了。路过的人们,都为它的忠义所震惊,于是把它埋了,并为它立了碑名叫“义猴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