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又被同学欺负了”“这么小的事情不能忍一下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前段时间,校园霸凌题材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上映五天票房已超八个亿,网友们纷纷留言热议,单单豆瓣就刷出了超过15万条留言,足见校园霸凌的话题度之高。

片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个内向的好学生,却成为了继自杀的同桌胡小蝶之后又一个被校园霸凌的对象。

起因是魏莱等人对胡小蝶的欺凌以她的自杀告终,警察传唤了陈念调查,魏莱等人怀疑陈念告密,便开始了对她的欺凌。

她被冷漠对待、恶意嘲笑、被一脚踹倒在地,被拿着老鼠和裁纸刀的同学逼得靠垃圾箱逃过一劫,还被剪去头发、撕碎作业本、扯烂衣服拍下裸照……

却无一人敢上前帮助,仿佛她是个透明人。

这样可怕的校园霸凌,并非个例 。不同国家的校园内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像日本的《告白》、《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质》等校园霸凌的电影就取材于日本校园的暴力案件。

《告白》片中复仇的母亲在课堂上读出了一句话: “内心软弱者会欺负更弱的人”, 点出了施害者的暴力根源。

《三年a班》片中绑架了全班同学,只为了让他们意识到“零奈同学为什么自杀”的柊老师怒斥道: “我不希望你们长大之后变成这样情感麻木的人”  小孩子的恶可以毫无来由,也可以没有底线,也对别人的痛苦缺乏共情能力,不经历教训,难以遏止。

然而电影中的欺凌行为,在现实中往往令人更加痛心。

前不久,《与陌生人说话》就请来了遭受十年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王晶晶讲述当年自己受到的伤害,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王晶晶遭遇校园暴力事件# 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一切的开端,要从一只便宜的水杯说起。

跟陈念一样,王晶晶成绩优异、性情平和,在班里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角色。

2009年的2月,两个男生打闹不小心打碎了王晶晶的水杯,她的同桌开玩笑说:“王晶晶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居然给打碎了。”

一句玩笑话,被莫名放大,学校的贴吧上就开始盛传这个使用三百万水杯的女孩——王晶晶。

就这样,一个炫富、整容、有无数男友的“神女”诞生了。在众声喧哗中,一个安分守己的学霸王晶晶终于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万人辱骂性情大变的神女……

校园霸凌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 ,王晶晶在央视采访中透露:“我本来是我们重点高中班级排名前五的尖子生,最后退学了,复读后上了个专科。”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旁观者甚至参与者 。

我们都可能在某些时刻为了“合群”,而和大家一起疏远班里的“异类”;也可能曾因惧怕成为“下一个王晶晶”,而对校园霸凌行为视若无睹;甚至也曾被推搡、嘲笑、冷漠以对,像陈念或王晶晶一样无助……

我们都可能或多或少无形中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但谈论了这么久,可能大家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被定义为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一个孩子长时间、重复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 我们在学校里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都属于校园霸凌 ,比如给他人起恶意外号、对他人进行谩骂讽刺、孤立对待他人、推、踢、殴打他人、抢夺他人财物……

很多校园霸凌受害者在在经历了死亡威胁或严重的受伤后,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即 PTSD ),表现为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四十五岁的@岁月如歌 这样描述自己:

“我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经常欺负我,打我的头,不停的用怪话、粗话骂同学,骂我这个同桌……几十年过去了,我依旧有阴影,不愿意见当年伤害我的这个人,也讨厌和他长相、气质相似的人,我想我是恨他的。”

@小可抱抱 曾因校园霸凌后的PTSD导致厌学:

“初二转学遇到男同桌的拳头霸凌,持续了一年多。然而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我,却不敢向其求助,也不敢告诉家长,怕老爸直接找校长,也害怕被报复……虽然之后成绩依然全校前20,但心里却对上学充满恐惧。”

“初中三年,对我来说是地狱”、“抑郁不是一句道歉就能好的,霸凌者都去死”、“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无法愈合,除非你可以还我一生,否则绝不原谅”…… 曾经受到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多年之后仍旧无法走出阴霾 。

我们最关心的是:

如果我们的朋友遭受了霸凌,该怎么帮助他?

霸凌发生后,受害者到底能否走出阴影?

事实上,经历过校园霸凌的人有很多,无论是看客还是亲历者,有人能努力走出,也有人泥足深陷无法忘记。

有人说,很多孩子的恶意,往往比成人更可怕,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长得丑、汗味重、成绩太好、样貌出众……都可以成为被欺负的理由。

在一项面对全国88位校园霸凌受害者的个案追踪中,调研者发现,有15.91%的受害者认为校园霸凌对其长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就医检查结果包括轻微哮喘、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而几乎100%的受害者都因之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很大一部分受害者的心理阴影始终无法平复。

高达78.4%的受害者因欺凌事件而对校园安全产生怀疑,51.1%的受害者认为社会黑暗,用恶意去揣测他人的受害者占44.3%。

遭遇校园霸凌,我们不能将一切后果推给受害者独自承受,单纯期待他们“靠时间治愈伤害”, 家人和老师要及时提供帮助 。

如果情况严重应请心理医生介入,接受正规的诊断。比如确定PTSD的严重程度,随后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配合药物减弱PTSD症状,再通过认知加工、音乐治疗(眼动脱敏)、回顾创伤性事件情境(长时间暴露)等治疗手段治愈PTSD。

当然, 相比伤害发生后再去努力补救,预防校园霸凌的发生更为重要。 而教师、父母甚至孩子自身,也都应对校园霸凌的严重性有更清楚的认知。

父母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教师要注意班上存在的霸凌迹象并及时介入制止,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和及时求助,而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也需一步步健全完善起来。

希望世界上像陈念、胡小蝶这样的校园霸凌受害者能越来越少, 让我们每个人都共同努力, 一起在校园霸凌面前大声地说“不”吧 !

写在最后

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校园霸凌

受害者

也许是那个胖乎乎的女孩

也许是那个内向的男孩

也许是那个沉默的优等生

也许是那个角落里的穷孩子

面对欺凌

有人奋起反击

有人默默忍受

也有人在崩溃中放弃自己

在压力下走入绝境

他们本应在校园里蜕变成更优秀的样子

他们的生活本应和大家一样充满阳光与希望

但这一切,都在校园霸凌之下

变得灰暗、痛苦、令人压抑

如果你也曾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噢啦希望你知道

无论他们用何种方式对待你

暴力、嘲笑、漠视…

这都不是你的错

你的青春理应美好

你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你值得被尊重、被爱

你还有更长的人生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愿受到伤害的你,

早日走出阴影,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

愿所有的校园霸凌都到此为止

还我们一个纯净的校园

(文中部分数据源自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校园欺凌受害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