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与威海出口加工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辖区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9.3平方公里,辖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35个社区,户籍人口15.3万,常住人口21.2万。地处世界人居范例城市——威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方和北方对外经贸的出口通道,区位优势独特,投资环境优越。威海国际新港、火车站、汽车站和青烟威城际铁路威海总站均居区内,1小时车程可直达烟台、威海两个国际机场。建区以来,累计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项目894个,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其中,韩资企业602家,实际利用韩资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58.1%;欧美企业50家,占利用外资总额的18.2%。与16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建区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年均增长47.7%。 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威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2000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蒿泊街道办事处,在原蒿泊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皇冠、凤林、西苑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约6万人,37个行政村。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28‰,人口死亡率4.50‰,人口自然增长率3.78‰。年末全区总人口156129人,其中户籍人口130783人,暂住人口25346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90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12115元,增长11.7%。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新增453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1%。
全年全区有54968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5.5%;5490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增长12.4%;有5911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8.84%;有42261人参加失业保险,增长7.38%;有62050人参加工伤保险,增长1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