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活着,一定会得癌症(科普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这次科普贴的题目挺吓人,但我们的目的是:想让您,享受长寿的幸福,又能科学的做好健康管理❤️。

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我想,现在对这句话大家还是挺认同的🤗。

癌症的诊断也许只需要一秒钟,但它的产生和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癌症放在一个人出生、成年、衰老、死亡的尺度下,我们会意识到,对抗癌症不是一次格斗,甚至不是一次战役,而是一场战争。

我们先来了解,癌症产生的生物学原理,身体细胞到癌细胞的叛变是怎么发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 基因突变 🥵

人体形成的过程,就是从一个受精卵经过持续的分裂,变成百万亿数量级,而且功能划分清晰的身体细胞的过程。在每一次分裂,细胞里的遗传物质DNA都需要被精确复制一份,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后代细胞。✌️

当然了,在正常情况下,DNA自我复制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平均每复制10亿个碱基才会出一个错。所以绝大多数的身体细胞都能继承一份非常精确的遗传物质,并且根据它里面的信息,忠实地执行自己的生物学使命。

DNA复制错误的概率虽然很低,但显然不是零🤯。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DNA复制错误,就是所谓的基因突变🤕。

不过你不用太担心,突变出来的癌细胞很容易被「免疫细胞」盯上。🧐如果说癌细胞是小流氓,那免疫细胞就是警察了🤗。在你身体好的时候,免疫细胞会把癌细胞干趴下。

但当你老了,免疫细胞也会退休,癌细胞就会卷土重来🥶。从小流氓分裂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黑社会☹️。然后,“黑社会”就容易发展成了癌症🤢。

在人类世界里,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让癌症的发生更容易。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个事情还是无可避免、无法控制的。那就是人类的寿命在变长❤️。

在工业革命之后这一两百年里,世界人均寿命一直是在缓慢提升的。从2000年到2015年,短短15年人类平均寿命就提高了5岁✌️

古代的皇帝,很少得癌症。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8岁,癌症还没形成,皇上就死了......☹️不是御医好,而是死的早🤣

‘活得更长当然是好事,这是生活水平提升、医疗水平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个好事儿同时也带来了癌症发病率的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活到了更容易得癌症的年龄🤢。

年龄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

无论男女,50 岁后癌症发病率就会陡然攀升;平均而言,在80岁那一年得癌症的概率差不多是20岁时候的50倍🧡。

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个癌症高发国,但其实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并不高,全球排名 70 左右✊。 真正癌症高发的地方,都是发达国家 。“全球癌症发病率排行”如下图:

如果说抽烟喝酒会损害健康、导致癌症,那我们可以不抽烟不喝酒。但是如果说活得长会导致癌症,我们总不至于为了不得癌症心甘情愿早点死吧🥵。当然不行!

本文后半段的重点来啦🤫

也许我们能够通过某个手段,让年龄和衰老这两件事分离。让人在年龄增大的时候,身体保持年轻,或者至少衰老得慢一点儿。这样一来,我们应该就可以健康地变老了。

这个后门就是“少吃”。或者说得更学术一点,叫 热量限制 。

拿猴子的实验为例,2017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节食的猴子能活到40岁,破了猴子世界的长寿记录️。

但是热量限制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光延长了动物的寿命,看起来似乎还把动物衰老的过程整个减慢了❤️

也就是说,节食生活的动物,会比同年龄的、吃饱肚子的动物各方面都要年轻一些,不管是肌肉的力量、心脏的功能,甚至是毛皮的光泽都是这样。

而癌症的发病率也是如此。在猴子的研究中,节食能让同年龄的猴子的癌症发病率降低50%。

为什么减少衰老会导致癌症发病率降低,还在研究当中。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肯定是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被加强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控制下自己的胃口,是一个很好的健康管理的原则。

【互动交流】

你愿意为了长寿且健康,而时刻提醒自己节食吗?

A:我是不折不扣的吃货,什么都不能阻止我对美食的向往🥰

B:我是了解我自己的,虽有心想节食,奈何身边的干扰因素太多;估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可能性大🤫

C:我会保持节食,到60岁还要被人称作“小姐姐&小哥哥”🤔

说明:

本系列健康讲座知识,参考了薄世宁的《医学通识50讲》和王立铭的《众病之王的解决方案》,由同业大咖整理,非常感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