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及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8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教材简说: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他。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 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巩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2、巩固字形:和生字说再见的游戏。(读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领奖游戏。老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上台领奖。

  一生说:我得了第——名。

  众生说:对对对,你得了第——名。

  3、读《咏雪诗》。

  二、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师范写。

  3、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4、指导写字。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2.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课前准备:

  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 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表扬:你看得真仔细。

  2、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去认识这十个生字,它们还介绍两个汉字朋友给我们,请大家翻开书本44页,齐读课题。

  3、观察图画:

  (1)师:李 老师带来一幅画,请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黄昏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有一座座亭台,山里住着几户人家,路旁,树上长着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赶着回家吃饭,看到这样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啊,这儿真美。

  (2)师:小朋友,你认为哪里的景色美呢?

  (3)师: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童谣。(师范读)

  (4)问:你会读吗?(指名读)表扬: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明,读书又响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好吗?读得真棒,表扬自己。

  (5)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请跟自己的同桌说悄悄话,读一读这首诗。(唱:123)

  (6)师:现在,我们来比赛读书,看谁拿的红苹果大?

  (拿出人像)这是男同学,这是女同学。谁先来?

  4、认识生字。

  (1)师:这节课,我们要认识12个生字,它们藏在诗歌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帮帮老师。(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我们借助拼音来读读这些字。

  (3)师:现在,大家把你自己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这些字。(唱:123)

  (4)师:我们来一个男女识字大赛好吗?谁认识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这下面。(表扬)

  5、我会画。

  师:我们比赛完了,你想不想画画?拿出你的图纸,给生字找出相应的音节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表扬: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画画的天才。)

  6、我会唱。

  (1)师:正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有一群打篮球的男孩子来跟我说,要跟同学们较量一下,怎么样,你们敢不敢跟他们唱一唱对数歌呢?(表扬: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2)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小猫最爱把脸洗)

  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孔雀开屏像把扇)

  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骆驼驮着两座山)

  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刺猬满身都是刺)

  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小鹿头上长小树)

  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鸭子爱在水里游)

  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公鸡叫人早早起)

  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海狮会用头顶球)

  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鹦鹉学话有本事)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在进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看书上的图与小学生身上的数字来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我问学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基本上,学生的回答在预料中,在预先的设计中,我们认识了十个字,也认读了生字卡片,此时已基本完成了预先的任务,接下来就准备让学生看老师在田字格中板写生字,再自主练习了。我正准备过渡时,听到有一个学生插话说:“老师,我还有,我还想说,和他们都不一样的!”看着他那急着想说话的样子,我就让他说了,毕竟现在是新课程,学生有话还是要让他们当说则说,“我还看到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很美丽。”听着他奶声奶气的话,好像自己也被一种童真童趣所感染,经常能看到的蓝天白云似乎也变得更美了,我表扬了他:“嗯,虽然今天天阴沉沉的,可听你这么一说,就像看到了蓝天白云一样,真美,你说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细。”其它小朋友见我表扬他,也刷刷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篮球场后面有一片树林。”她把前面学过的“一片树林”给用了起来,我就忍不住又表扬了她,没想到她听到我的表扬,歪着脑袋笑了一下,又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再说一次啊,不一样的!”我点点头,她就开始说了,“篮球场后面有一片树林,那里有很多绿油油的小树,还有许多小动物住在里面。”学生们越说越起劲,说到后面,他们说到了十个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势,说到了他们衣服鞋子的不同。特别是当他们说到十个小朋友不同的姿势时,我很意外,没想到他们观察得这么仔细,说实在的,当我看图时,我压根就没去注意图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势。因为这个环节的时间的延长,这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未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