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要有观点有论证,可以用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做举例论证. 答案越详细越好. 1500字.

第1个回答  2008-06-09
意义;
 中国的新崛起,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它自己历史上的几个盛世王朝也不同。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无不通过战争、征服、扩张、侵略、掠夺和列强之间的争夺来实现的,整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非正义。中国新崛起则完全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中国这条发展道路是在总结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大国兴衰史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抉择。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决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强大了也决不威胁他人,永不称霸。

中国和平崛起表现在,通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机制和环境,调整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对外,则是国门敞开,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勇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针,维护世界和平,努力营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作为一个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和平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使五分之一人类摆脱贫穷落后,走上富裕文明,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贡献。中国发展不仅没有损害包括周边国家在内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它们从中国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获益,这也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虽然带有鲜明的中国个性,但具有世界的普遍价值和意义。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之路,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全面审视人类历史会发现,人类的进步大多是在和平的变革中实现的,战争和暴力很少能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平是人类的最大福祉和最大的愿望。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选择和平发展,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拥护,而且符合亚洲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受到国际上广泛欢迎。

中国选择和平发展之路,并不是只求太太平平地埋头自我发展,而对世界事务不管不问。中国一向致力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一向伸张正义,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积极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化解地区纷争和危险,在亚洲出现金融危机时宁愿自己受损失也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在表现它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迄今为止是成功的,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中国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前进的路上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但不管怎样,中国将排除任何障碍,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内容: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今天整整25年,刚好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这25年中,中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到本世纪初,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现在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清醒地估计到,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远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面临一系列大规模难题的发展中国家。

什么叫“大规模难题”呢?

这里有两道最简单的数学题,一道乘法,一道除法。

乘法题是:无论看似多么小的因而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

而除法题是:无论绝对数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相当低的,甚至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了。

我想各位都很清楚,这里说的13亿,是指的中国人口太多。而中国的人口高峰还在前头,大约要到2040年前后,达到15亿,尔后才会逐渐有所下降。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25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活跃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愈益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创新力、购买力形成的凝聚力和增长动力,以及由此而给世界带来的增长动力,又是多么大一个数量级呢?看来这是又一个方面的,联系于13亿到15亿的数学题。

所以,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包括问题的方面和动力的方面,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个13亿到15亿。而中国为解决发展问题的一切努力,无论经济、政治、文化工作,也无论内政、外交、国防,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使我们的13亿以至15亿人民过上好日子,并且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符合人性,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尔后当然还要继续提高。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国人,从领导层到全体人民,一个共同的雄心壮志。

单单这件事,就够我们从现在算起的两到三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

把占全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的生活提到相当高的文明境界,这难道不是中国理应为人类发展承担起的无与伦比的重大责任吗?

那么中国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朋友们大约都知道,世界上对此议论纷纷。而我认为,从总体来说,中国的发展成就本身,已经和正在有力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还将更加明白有力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里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25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征的战略道路。这就是:

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和平崛起新道路。

关于这条道路,我首先要强调一点: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这本身就是中国人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战略抉择。

这个抉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当时,世界范围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蓬勃兴起。中国领导人把握住这个动向,作出了“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重大判断,决心抓住历史机遇,把全部工作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以农村包产到户和在沿海设立4个经济特区及14个开放城市作为起步,发展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才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此之后,到了上世纪 90年代,中国面临又一次历史性战略抉择。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同反全球化两股潮流的对抗,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领导人注意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果断地确定了进一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趋利避害”的战略方针。这样,又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新的水平。

关于这条道路,其次我要强调一点: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像中国这样的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不应当也不可能设想依赖国际社会,而必须也只能把事情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就是说,更加充分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总之,依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

关于这条道路,第三我还要强调一点:这是一条奋力崛起而又坚持和平、坚持不争霸的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亚洲国家包括中国,难道还会重复这种完全错误的、害人终害己的道路吗!?

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的崛起。也就是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围绕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战略方针有三条:一是毫不动摇地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周到细致地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朋友们还会注意到,过去25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风平浪静,经历过多次考验。但是,中国人对这条和平崛起新道路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基本事实有力地表明: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已经深深扎根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这已经形成为和平崛起战略道路不可逆转的大气候。

各位朋友,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紧接着从70年代末叶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仅就中国同东盟的经贸关系而言,过去10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6倍多,去年更达到547.7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的经贸合作将更加紧密。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国与亚洲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促、互利、互助、互补的新型合作关系。

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我愿根据历史和现状的发展大局,提出这样一个判断:总体而言,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或者说21世纪前期,亚洲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难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而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发展,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发展、繁荣和稳定,发挥愈益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