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当时日本是怎样的惨状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9

日本关东军为了扩大诺门坎战事而火线组建的第六军,军司令官是由在中国战场横行一时的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升任的,结果这厮流年不利,刚升官就赶上了倒霉的大败。在荻洲注完水的战报里羞嗒嗒承认战死7000余人,其中战场寻尸4000余具,结果在进行火葬时还引爆了尸体身上挂着的手雷,又被炸死炸伤若干负责火葬的鬼子兵,关东军是霉到家了。

(荻州立兵中将)

1939年11月6日,根据日本军部的命令,第六军司令官荻洲立兵和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同时被撤职转入预备役,这俩原本希望“建功立业”的中将从此告别了自行车,直到二战结束也没能起复。而这仅仅是日军高层被大清洗的一部分,对苏作战的惨败,让裕仁大为丢脸和光火,上到负责作战指挥的参谋本部、中到经常抗命不遵的关东军、下到死去活来的前线军官,通通遭到修理。

参谋总长载仁亲王那是已经74岁的皇叔,所以逃过一劫(次年也主动辞职了),而参谋次长中岛铁藏、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桥本群、作战部作战课长稻田正纯同时“下课”,也就是说,日本陆军最高军令机关负责实际作战指挥的几个关键人物,被一扫而光,这是日军历史上罕见的情况。因为根据战后的统计,日军真实的阵亡数字不低于18000人,同时被消灭的,还有北上进攻苏联的信心,日本人确实被打疼了,进而也深刻地影响了二战进程。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

因为诺门坎战役完全是由陆军负责的,向来与陆军不合的海军大肆幸灾乐祸,让主张‘北进’的昭和军阀们非常难堪,清洗实际是一种变相的发泄。尤其是关东军从1931年起的骄横跋扈,终于栽了大跟头颜面尽失,所以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矶谷廉介(台儿庄那个第10师团长)也同时被拿下,比较听话的稳健派梅津美治郎从第一军调升关东军司令官。

作为日军特殊参谋体系的一部分,关东军直接负责作战指挥的参谋们也在劫难逃,副参谋长矢野因三郎、作战课长寺田雅雄、作战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作战参谋辻政信均被免职,其中副参谋长以上需要“负领导责任”全部转入预备役。参谋们则被东调西派彻底打乱打散,比如辻政信就被打发去了武汉的第11军。

(后来写书的服部卓四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