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7#《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曾仕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以下为个人阅读书籍的心得,仅代表个人观点的分享,可讨论,勿较真

曾仕强先生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等,让我知道他是从百家讲坛开始的,也是机缘巧合见到了这本书。

其实读曾先生的书,有种将人生读通透以后的感悟。他的话很简单,也很直接,但是再咀嚼起来会有种嚼了薄荷后的清新感觉。

本书目录看下来就会发现作者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要脉络进行阐述。

首先,如何定义人性?曾先生认为 人性就是一般情况下人类共同的性质 。人性虽然是相近的,但是每个人因各自不同的人性所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以致产生的行为习惯也各有不同,有些甚至相去甚远——“ 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都有哪些?作者从大方向上将 人性的弱点归为求生存、自私、求快乐 三方面:

1、 人性的弱点说起来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人都要求生存 。人人都要求生存,所以大家的弱点也都相近。只不过求生存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各自的习惯相去甚远。而求生存这个弱点逐渐衍生为贪生、怕死,最后变成了只顾自己。

2、 顾自己顾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自私 。如果说求生存是人性的第一层弱点,那么自私便已经进入了人性的第二层弱点。自私的表现,以贪利、贪名为代表,贪利、贪名的结果,最后都会归结到贪图享受上面来。

3、 贪图享受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追求个人的快乐 。于是求快乐成为人性的第三层弱点,这层弱点以刺激、争夺和征占为重点,导致各种明争暗斗的花样,令人苦恼不堪。

那人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弱点 呢?作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所在:

1、生命有限而求长生

2、物质有限而谋利益

3、本能需求而逐快乐

4、因为有理想,所以有弱点

同时,作者也借用历史来印证这些观点——自古以来,一切都在变,唯有人性没有变,人类历史就是彼此利用弱点的历史。神权时代利用鬼神让人敬畏;君权时代利用纪律让人服从;民权时代利用观念控制自由;网络时代利用媒体渲染弱点。

那 如何客观看待人性的这些弱点 ?

1、 研究人性的弱点,主要在于明辨适应的策略,将弱点运用和被运用到合理的程度,以求化弱点为优势,助己助人。

2、人性的弱点并不全是人性的缺点,因为 求生存、自私和求享受,基本都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所有的企图心,实际都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只要保持合理,求生存、自私和享受,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好处。

3、人性的弱点不过是人潜在的欲望。求生存、自私、求快乐,分析起来,都没有问题。它们之所以形成人性的三大弱点,主要是人本身的问题,才使得没有问题的问题变成严重的问题。

4、 人生是人性弱点的攻防战。对于人性的弱点,不论攻击或防备,最好采取适应、运用的心态 ,不要存有控制、利用的念头,因为动机纯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动机纯正与否,完全是个人问题,与他人无关。尊重人性的弱点,适当地攻击或防备,以求达成合理的效果。基于这样的念头,便是动机纯正。

5、 弱点不一定是缺点,有时候弱点还可能变成优点。 事在人为,一切靠自己运作。人类的弱点在于具有选择的能力,却缺乏判断的素养;有创造的能力,却往往走错了方向,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愈来愈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人的一生,不过是在证明自己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命。

再者,作者谈到了媒体利用人性弱点的六大策略:

1、营造悲观气氛,使大家感受到生存、自私和享乐的压力,不停地向最坏的方向设想,媒体才能持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2、提供新奇事物,大众迎合媒体求新求变的策略,竭尽心力玩出各种花样,以吸引媒体的高价收购或优先播出;

3、塑造新的权威,媒体的策略是把最能配合的人捧成权威;

4、丑化权威人士,一般大众眼见媒体把某人捧成权威,又将他击落下去,更觉得媒体具有生杀大权,因而更加重视媒体;

5、制造各种偶像;

6、凸显性与暴力。

最后,作者从几个具体的方面阐述了如何去做:

1、有钱时多想别人,才会懂得赚钱又懂得花钱,不会沦为钱财的奴隶,也不会因财富而被害。没钱时多反省自己,才能及早悔悟,重新出发,建立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不卑不亢,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怜也不厚颜。

2、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必须把得失看作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过程会改变,要使得意延长而失意逆转,需要含蓄而有涵养,有实力而不随便展现,能隐人所不能隐,藏人所不能藏。

3、锻炼,再锻炼,是体衰者的唯一法宝。心理上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有病就应该就医,诊治服药之后,就要忘病。有信心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暗示自己、鼓励自己,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4、年轻要谦恭,年老忌固执,是对于年龄的一种因应策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时代经历,最好彼此尊重,不要勉强别人一定要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感受和观点。

5、进时想退路,退时想东山再起,自然进退两可。

6、为主时要宽宏大量,附从的人才会尽心尽力;当附从的时候,不可自我主张过分强烈,必须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巧妙地引例,使主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因而改变初衷,以免错误。

整本书下来,曾先生对于人性弱点的理解颇为至深,能让人深感其对中国古代的理论理解之深刻。本书个人觉得最深刻的话是“ 站在隐藏的立场来显露,把自己的人性弱点暴露得恰到好处,既可以激励自己,也能够让别人有合理因应与适当互动的机会。人性的弱点也可以看成人性的需求,要具有层次性。 ”

借用作者曾先生的点睛之笔来对本书做个总结—— 最合适的心态还是老子那句话“万物将自化”。人要活得逍遥自在,只有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好不坏,让它自然地、适度地、合理地展现和别人利用,自己自然而然地因应,做到动静相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