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16

1、全面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中华民族认同,二是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与维护。
2、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近代以后,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3、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4、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深化内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