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名中学生进入峨眉山九老洞寻武功秘籍,因何困死洞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它就是峨眉山 九老洞!

峨眉山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风光旖旎,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但就在这绝美的风景之地,却有一个诡秘的山洞—— 九老洞, 相传洞中有九位仙人在此修炼,洞最深处通往仙境,故得名 九老洞。

就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历年来吸引不少人进洞探寻,期望能见到仙人,或寻得宝藏,或学成绝世武功,从而一鸣惊人或一夜暴富。

但诡秘之处就在于, 进入九老洞 的人不少,出来的却不多,绝大部分都是有去无回,神秘失踪,至此离奇消失,真正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洞中究竟吞噬了多少人,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1984年7月,成都一名中学生就孤身进入九老洞,寻找世外高人,想学成天下无敌的武功,结果武功秘籍没找到,他本人却困死于九老洞中。要不是后来 中国第一飞人—— 衣瑞龙 第五次进入九老洞探险,发现了这名中学生的遗体,那这名中学生的失踪就成了无解之谜,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生死如何。

说起 九老洞, 不得不提衣瑞龙,他是四川乐山人,有“中国第一飞人”称号。80年代中期,他曾经五次进入九老洞探险,揭开了九老洞流传了几百年的神秘谜底。正是由于他的执着,才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四川省科委对考察九老洞立项,拨款3万元,由乐山市科委牵头,四川省地矿局组织了一支地质科考队,跟随衣瑞龙进入九老洞,在大量现代化专业设备的辅助下,终于揭开了九老洞百年之谜。

不过,九老洞太过复杂,洞中有洞,洞中套洞,上下几层,连环相扣,洞首接洞尾,是一个立体式的大型网格式天然溶洞,即便是拥有现代科学装备,科考队也有惊无险,几次发生险情。据考证,九老洞内目前发现有67处岔洞,高低落差达85米,总长度超过50公里,如此复杂的一个山洞,普通人进去再想出来比登天还难。

这名中学生的遗体就是衣瑞龙第五次进洞,在洞内极深处的“死亡洞室”里发现的。

那天是1986年1月16日,与他一起探险的是本单位的三名年轻学徒。此次进洞前,衣瑞龙被单位领导约谈,签下了保证书,承诺发生一切后果都与单位无关。叫人感动的是,这次进洞,他所在的车间给他批了70元器材费,资助他的壮举。这笔钱在现在是无关痛痒的一笔小钱,但在80年代,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一行人来到衣瑞龙上次折返的“阴河”处,在阴河岸边的岩壁上又发现了一处洞口,这个洞口低矮狭窄,仅能蹲着往前挪步,洞里阴暗潮湿,不时有水珠滴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大家匍匐着前行。突然,衣瑞龙闻到了一股腐臭味,他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这里是九老洞的深处,可以说就在峨眉山山体腹部深处,连半点活物都没有,怎会有腐臭味呢?几个人爬到洞的尽头,发现这个洞的出口竟然在一个大洞的天花板上,衣瑞龙举起乙炔灯探头往下一照,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他看到了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眼镜,一幅咖啡色的眼镜!

踌躇再三,衣瑞龙还是决定跳下去瞧个究竟,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探寻九老洞真相,而且这是第五次进洞了,以后还能不能再来也很难说,眼看真相就在眼前,怎么能退缩了。

跳下去后,衣瑞龙转过一个小弯,赫然发现一具骸骨,臭味就是这具骸骨散发出来的。其他三人吓得远远的躲开,衣瑞龙壮起胆子近前观察,见这具遗骸并没有腐烂殆尽,看起来也不过死去两三个月的样子,旁边还放着一个书包,衣瑞龙拿起书包,从中倒出来一本《中学生手册》,书页都粘连在一起分不开了,字迹也模糊不清难分辨。更可怕的是,衣瑞龙发现遗骸似乎有不明生物啃噬过的痕迹,但他不是专业法医,不能肯定这个观点,只是凭个人感觉推断出来。

此处是九老洞的最深处了,终年不见天日,寸草不生,连个老鼠都见不着,那是什么生物啃噬的呢?如果是,那肯定是从旁边的暗河里爬上来的不明生物,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后来的地质科考队也没有给出答案。

实际上,这处大洞穴就是 九老洞 的第三个“死关”——死亡洞!由于它的出口在天花板上,距离洞底2.6米,四周洞壁呈倾斜面,人若跳下去,没有人帮助或专业工具帮助很难爬上来,最终只能困死在这里。衣瑞龙在洞壁上发现的五个手指抓痕,想来就是这个中学生临死前留下来的。

发现了这具“新鲜”骸骨后,衣瑞龙一行人也没有心情再继续探查下去了,他们赶紧顺着原路返回,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死者是成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他平常痴迷于武侠小说,成天梦想着能遇到高人,学得绝世武功,他遗留下来的日记里,都是记载的某某大侠在某某山洞中偶遇高人,得到武功秘籍,练成天下无敌的武功等等。听说峨眉山九老洞里有九位神仙,所以就趁放暑假偷偷地跑到峨眉山,进入九老洞中寻找仙人,结果可想而知,在掉入这个绝境后,无法逃生,最终活活困死。这也难怪,80年代的武侠剧正风靡一时,受《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少林寺》等影视剧的影响,内地练武成风,尤其是年轻人,痴迷于武侠,期望能学到绝世武功,然后除暴安良,仗剑走天涯。

没人知道这个少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是什么,到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非常后悔。不过也佩服这个少年的胆量,要知道这儿已经是九老洞的最深处了,距离洞口曲曲折折的最起码也有几十公里远,且与洞口处的落差有上百米之深,一个少年能独闯至此,足以说明他的胆量是令人敬佩的。就算是衣瑞龙,久经考验了,也是在第五次探险才抵达这里,且还是在至少有两人陪伴的情况下。

九老洞 位于峨眉山九老峰下,海拔1750米,洞口呈人字形,下面就是黑龙潭,实际上它就处在九老峰半山腰处,深达大山腹部。九老洞十分复杂,大大小小67个支洞,盘根错节,呈环绕状、树枝状,蜿蜒盘旋,互通交错,形同迷宫,没有专业的设备,误入洞中再想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衣瑞龙第一次来九老洞,就是准备不充分,只带了一个手电筒、一个指南针和一个卷尺,在仙峰寺遇到一个云南游客,二人相约一起进洞,刚进入洞内不过十几米,就遇到一条大蟒蛇,有小孩的手臂粗,张着口吐着信子,发出“滋滋”的声音,二人吓得不轻,昏暗中也不知是毒蛇还是蟒蛇,壮着胆子绕过去,才继续前行。

到了五六十米的地方,又遇到一群不明飞行物,起初衣瑞龙以为是蝙蝠,待慌乱中抓到一只,用手电筒照着细看,才发现不是蝙蝠,像是燕子,后来回去查询,才知道这是“岩燕”,常栖息于深山密林、人迹罕至的山洞中,想来刚才遇见的蟒蛇,就是以岩燕为食的。

在前行大约150米,来到一处宽大的洞室,这里就是赵仲明洞,如今这一段已经开发为 旅游 景点,安装了电灯,主洞尽头有一石龛,供着一尊神像,据说是赵仲明像。民间又传说是《封神榜》中的财神爷赵公明的像。从洞口到这个洞室,是九老洞的主洞,全长约150米,洞中较宽敞,有石床、龙泉、仙桥等。

但是再往前,就不是普通游客能去得了的了!大大小小67个洞口,冒然进入,必定九死一生。衣瑞龙二人就是在神台不远处找到一个又矮又小的洞口,人只能爬着进入,但越往里爬越宽敞,爬了大约30米后,已经可以站起身来了,最尽头是一处峭壁,有4米高,翻过峭壁,来到了一处布满石锥的地方,其实这是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有石笋、石锥很正常。衣瑞龙把这里叫做“巨兽口”。

穿过巨兽口,又是一个小洞,洞内深不可测,隐约传来“嘀嗒嘀嗒”的滴水声,二人壮起胆子爬进去,爬到尽头,豁然开朗,到了一处大溶洞。大溶洞遍布钟乳石,洞中央有一个水池,衣瑞龙拿出卷尺大致测量了一下,发现这个大洞有300多平米,大洞四周有许多小洞口,二人随便找了一个洞口爬了进去,行没多远,又出现五六个岔洞,再寻了一个岔洞钻进去,又遇见两个岔洞,再想返回,却找不到来时的洞了,这时候,二人才感觉到自己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当然,当时衣瑞龙还不清楚,他们已经进入九老洞的第一个关口—— 迷宫! 人一旦进入迷宫,若是没有照明,百分百会困死于此。

在最初的慌乱之后,衣瑞龙强迫自己镇静下来,自己的手电筒还有电,包里还有一个日记本,二人简单商量了一下,衣瑞龙将笔记本撕成纸条状,每经过一个洞口就放一张纸条,避免走重复路,每到一个洞口,就倾听有无水珠声,按这个办法,二人在迷宫中转悠了五六个小时,终于幸运地从大溶洞的一个洞口转出来。

长出一口气后,衣瑞龙决定返回,二人连滚带爬地冲出九老洞,直到跑回落脚点仙峰寺,心中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