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山】朝阳县西五家子乡柏树沟白崖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白崖山(辽代称呼),位于朝阳县西五家子乡石片子村柏树沟,属于大青山脉的一处小山,最高峰处海拔大致700多米。大青山脉北起内蒙敖汉旗四家子,西临建平喀喇沁镇东老虎山河,南抵龙城区联合乡,东至龙城区边杖子马山。从G101线大三家转向联合镇,一路向北,过马架子,经山咀,到小六家,上小桥东行,进入石片子村。石片子村东面是老窑洼山(参阅椴木头沟文章),山势陡峭、险峻、宏伟,东南面的山洼处,成片的紫丁香盛开,仰面向上,你会陶醉在紫色的花海中,这幅画面,也许只有老家那里的南大洼可以与之比肩。村子西面就是柏树沟了。

据《辽代耶律延宁墓发掘简报》记载,1964年冬季,辽宁省朝阳县西五家公社石片大队柏树沟村西北,柏木山的山坡下,发现古墓一座,我馆闻讯后,立即会同朝阳地区,县文教局同志,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墓内出土了一合汉文与契丹文合刻的墓志,墓主耶律延宁葬于统和四年(986年),曾出任过羽厥里节度使.为我们研究辽代早期我国北方的疆域以及契丹民族的文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指出,新浪博客有篇文章在记述这件事时,说是1984年发掘的,这是明显错误,原因是80年后,“公社”“大队”的称呼已被乡村取代)

据我考证,很多地名里带有柏木、柏树的,大部分都是古代建有庙宇或墓地的地方。柏树不同于松树,虽然四季常青,坚韧挺拔,但是生长缓慢,寿命绵长,常作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常用于阴宅,也叫坟头树。这里既然叫柏树沟,柏木山(由于朝阳地区汉文化元明清时期断代,白崖山名称只能出现在文献或墓志中),说明倪姓汉人从山东移民过来后,看到这里有很多柏树,就为此起名柏树沟,柏木山。既然这里有大墓,说明这里是古代风水先生们认为的好地方。

我认为,当你的思维和别人的思维高度契合后,你就能够猜到他的行为和思想了。我们知道,古人常常会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写成书或者带徒弟,一代代传下去,好让自己的思想不朽。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古人留下的书籍,甄别真伪,实际检验,一定能契合古人,做到精准。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学习和研究吧。

耶律延宁,辽代契丹族将领,官居羽厥里节度使。《辽史》中无传,辽代典籍中也未记载,有人说他就是《辽史·圣宗纪》中的耶律章瓦(这个需要进一步考证)。

墓碑上说,他生于辽天禄元年(947年)。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延宁被招为“近侍”,深得景宗和萧绰皇后的信任。授官保义功臣、崇禄大夫、检校太保、行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县开国子,食邑七百户。辽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去世。遵遗诏,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由太后萧绰摄政。当时,辽朝政权有被颠覆之虞,延宁尤被倚重。萧太后摄政之初,散居漠北的阻卜部(辽金对鞑靼的称呼)举兵反辽,且迅速向东部推进,乌古、敌烈、室韦等部均受其影响。辽圣宗耶律隆绪及萧太后特派遣延宁经略北部边疆,授予官职羽厥里节度使,羽厥里即乌古,乌古部就在今呼伦贝尔和黑龙江上游,海拉尔河和克鲁伦河下游为中心的地区。延宁到任后,施政有方,颇有政声,使“极北之疆界”之人敬畏,室韦也闻之归降。北部边疆地区逐渐稳定,一度秩序井然,甚至“路不拾遗”。统和三年(986年)十二月三十日,耶律延宁因疮疾卒于乌古部,年仅39岁。圣宗及萧太后闻之痛惜,诏令将灵柩运回。延宁夫人及子女护其灵柩南归。次年末,安葬于兴中府(辽宁省朝阳市)霸城白崖山山麓,即今辽宁省朝阳县柏树沟村柏木山。

柏树沟完全被群山环抱,只有一条河道通往外界,村口的小山,是东部的山臂向下延伸,然后又突然隆起的山包,就像一只老龟微微抬起头颅,横亘在群山中间,不仅挡住外部的视线,而且特别符合游牧民族建塔位置特点。

柏树沟内部比较狭窄,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东面是居住区,目前只有两户人家还在居住,其他都是破壁残垣,不是搬走了,就是废弃了(由于政策原因,农村集体土地不能出售,只能荒废,有六七户左右吧)。最东面那户人家,靠东山,位置最好,面积最大,还有一个未被毁弃的鸡窝,鸡窝的顶部是两块带祥云和波涛花纹的青石板,本地不产青条石,一定是从墓地那里取来的,看样子是棺椁或器物的上盖。

西部区域是墓葬区,也是两片果树林,目前桃花,梨花,苹果花争相盛开,山鸡野兔徘徊期间,有惊喜也有惊吓。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