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谟:不该被遗忘的晏子世家、著名地理学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晏谟:不该被遗忘的晏子世家、著名地理学家

一、南燕尚书

晏谟(约375年-约435年),青州临淄人。南燕时举秀才。东晋(317-420)时期地理学家、南燕(398-410)尚书、学者,齐相晏婴之后。

晏谟,东晋十六国时期南燕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人,齐相晏婴之后,遍游齐鲁名山大川,熟知山东各地风土民情。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即位的南燕国君慕容德,曾向晏谟问及齐地之山川丘陵、贤哲旧事,晏谟历对详辩,画地成图,了如指掌,慕容德深嘉许之。用为尚书郎。著有《齐记》(即《齐地记》)。

二、晏子世家

据江西(东南晏氏始祖)晏墉六世孙晏几道(北宋宰相晏殊第八子)主修的《东南晏氏统修宗谱》追溯晏景星由云南楚雄复归临淄世系。晏景星(即晏谟),字正大,山东临淄人,齐相晏婴后裔。光禄大夫(从一品),是中华晏氏家族明确记载晏子世系可追溯的临淄晏氏族谱始祖,西晋五胡乱华避难自云南楚雄府复归山东临淄。生二子:长子晏嗣宗,次子晏孔宗。晏景星(即晏谟)是晏墉的十八世祖。

《东南晏氏重修宗谱》是《东南晏氏统修宗谱》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历次修撰而传承有序。《东南晏氏重修宗谱》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临川沙河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江西省湖口县令晏成玉主修。顺便一提, 据晏殊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原属江西省临川县, 上世纪70年代初划入进贤县)晏世后人所述, 该宗谱曾于上世纪60 年代文革初破“四旧”时, 举族谱谍煨烬无遗, 幸当时晏氏一船民后裔在外流动营生, 未及火衅, 得以保全。

晏谟,其祖先晏弱,晏婴,其后裔十八世孙晏墉为东南晏氏始祖,其后裔出现的著名历史名人有北宋宰相晏殊、词人晏几道、南宋反对秦桧吏部尚书晏敦复、抗金英雄扬州尉晏孝广、抗元名臣高邮太守晏陶、明漕运都指挥高邮晏丑第、抗倭名将浙江都指挥使(戚继光部将)晏继芳、抗倭牺牲高邮卫经历晏锐、明景泰十才子之一的晏铎、清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户部侍郎晏斯盛、清两广总督晏端书、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开国中将晏福生等等 。

三、著名地理学家

中国历史上十大地理学家有:(1)裴秀(223年—271年),字季彦,魏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图学家。李约瑟称裴秀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2)晏谟(约375年—约435年),青州临淄人。南燕时举秀才。东晋(317年—420年)时期地理学家。南燕(398年—410年)尚书、学者,齐相晏婴之后。遍游齐鲁名山大川,著有《齐地记》。(3)郦道元(约466至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四十卷。(4)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5)乐史(930年—1007年),字子正。北宋宜黄霍源村(今属江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6)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地理学家、科学家。(7) 朱思本(1273—?),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元朝地理学家。(8)罗洪先(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右民系,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9) 王士性(1547年—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宗沐侄。临海城关人。明代人文地理学家。少年好学,喜爱游历。著有《五岳游草》十二卷,《广游志》二卷,《广志绎》五卷。王士性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山鼻祖。(10)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四、《齐记》价值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天地钟灵秀,结穴在名山;仰口海底玉,品胜祖母绿;风情万千种,尽在一拳石。”这是1600年前南燕著名地理学家晏谟在《齐记》对崂山的记载中,其中关于“仰口海底玉”的记载便是指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崂山绿石,因产于仰口峰山海滨潮间带,故又称为海底玉。

成书于十六国时期的《齐记》,是记载当时今山东地区历史地理的一部重要文献,撰著者为青州人晏谟。该书不见于《隋书·经籍志》的著录,且在宋元以后亡佚,但其部分内容被其他文献征引,依据佚文,我们仍能窥知其大致内容,从而进一步认识其史料价值。如济南古代有一座“庙山”,仅见于史书,现实中却无迹可循。庙山一名,载于北宋《太平寰宇记》:“庙山,在县东南十里。按晏谟《三齐记》(即《齐地记》)云县东南山,后人思舜之德,置庙于此。”由其转述晏谟《齐地记》的内容可知,庙山一名最晚在南燕就已经存在了,其名源自山上的舜庙。

广固城在今天山东省青州市城区西北,旧址早已不存。晏谟《齐记》云“晋永嘉五年东莱曹嶷为刺史所筑,有大涧甚广,因之为固,谓之广固城。”根据晏谟的记载,可知广固城为曹嶷所筑,建于晋永嘉五年。现在青州市有重新复原广固城的计划,晏谟《齐记》虽寥寥数语,但却是最早记录广固城的文献,不应淹没于历史洪流,应当引起历史地理研究学者们足够的重视。

晏谟,作为代表齐文化的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地理学家之一,为山东地区地理文献的保存、研究、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晏谟不愧为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青州“秀才”(完全不亚于200年之后自隋唐开启延续1300年的“进士”),机智善辩、知识渊博、游历齐鲁、品德高尚奉为南燕尚书,作为晏子后人成为这一时期中华晏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人物,更是不该被遗忘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

青州(3)地理学家(1)南燕(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