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最好听的十首唱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24

沪剧最好听的十首唱段:陆雅臣、罗汉钱、捉牙虫、秋海棠、冰娘惨史、雷雨、芦荡火种、魂断蓝桥、为奴隶的母亲、明月照母心。

1、陆雅臣

该剧在滩簧、申曲时期是各班社、剧团的热门传统剧目,其中以施春轩、筱文滨两人的陆雅臣各具特色,1987年11月为筹募编纂《上海沪剧志》基金,由《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和上海沪剧院选其为“上海市沪剧界著名演员联合演出”剧目。

2、罗汉钱

根据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创作,上海沪剧团1952年10月17日首演于北京市北京剧场,是华东区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剧目之一。该剧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剧本奖、演出奖。

3、捉牙虫

讲述了以捉牙虫、关亡、看风水、看相算命等骗术糊口的捉牙虫娘子,遇到以偷窃为生的朱阿狗,朱欲诈骗捉牙虫娘子的钱物,邀她到他家中算命、关亡,并乘机加以调笑,捉牙虫娘子知道朱阿狗不怀好意,在为朱捉牙虫时加以报复,撬去朱的牙齿后溜走的故事。

4、秋海棠

根据秦瘦鸥同名小说改编,文滨剧团曾在民国31年(1942年)6月8日首演于大中华剧场,1960年苏州市沪剧团重新改编演出,改本最后一场与苏州改本略同。

5、冰娘惨史

讲述了谢冰娘被陷害惨死后,飞尸告状,冰娘的冤案得到昭雪的故事。民国27年(1938年)10月25日文滨剧团首演于恩派亚大戏院。此剧演出时,采用连台本戏软硬结合的布景装置,一场《飞尸告状》,声情并茂,成为文滨剧团的保留剧目之一。

6、雷雨

《雷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其他戏种的改编也接踵而来,尤其是1959年名家版的沪剧《雷雨》已成为永恒的经典。

7、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是1964年最红的剧目之一,后来定为八大样板戏之一。作品中矛盾错综复杂,情节环环相扣,结构严谨,个性突出。沪剧原版与样板戏最大的不同是,沪剧是以阿庆嫂为中心的,把阿庆嫂机智灵活、不卑不亢的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

8、魂断蓝桥

1941年1月上海沪剧社成立时首演此剧,作品改编自同名电影,演出借鉴了电影、话剧的表现手法,与申曲传统相比有面目一新之感,将内容衍化成中国故事,演出用固定剧本,舞台软景改为立体布景,化妆改水粉为油彩,用灯光效果,此后各个剧团相继效仿。

9、为奴隶的母亲

沪剧名段《为奴隶的母亲》是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的代表剧目之一,讲述了旧时代在浙东农村发生的“典妻”的故事,通过对女主人公阿秀悲惨命运的描摹,展现了在这种荒唐落后的陋俗背后的旧中国的时代特征,该剧“离别”、“思家”、“归来”等场面颇动人。

10、明月照母心

讲述了优秀人民教师金晓晖原已收养了一个孤儿,但当她得知身居农村的玲玲姐弟失去父母时,又毅然将姐弟俩收养在身边。面对丈夫的不理解、外人的非议,她仍以一颗爱心温暖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排除万难的故事,这出戏也是沪剧名家陈瑜的代表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