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三是内控制度未能得到全方位的贯彻落实。

  国税部门从风险自查、教育培训、日常检查、监督点评、奖惩考核、问题整改等六方面提出了防范制约措施,从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可能引发的问题、加强管理和防范的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作了规定,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特别是在“两权”运行过程中的某些岗位、某些环节还存在某些风险隐患,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以落实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优化权力配置结构。通过科学划分职能,规范机构设置,明晰岗位职责,积极采取分权、限权、控权等以权制权、相互制衡的方式,不断完善权责配置结构和岗责体系。编制统一的岗责手册,全面梳理“征、管、查”和“人、财、物”等权力事项,科学界定部门职能和岗位职权,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融合。在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后,对税收管理职能进行重新调整与划分,进一步明确各自权限。对涉税流程进行整合,将执法权力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形成分权制约、环环相扣的专业化管理“流水线”,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基本阻隔纳税人与税收管理人员的“亲密接触”。同时,模块式的新型管理手段,进一步明确承办岗位、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和考核要点,标明风险事项与等级,规范各个业务环节要点,对业务过程实行全程记录,实现“痕迹化”管理,使监督防线更加严密,从而有效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二是开展风险排查,保证权力规范有序运行。以权力运行的关键点为重点,认真排查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操作等方面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对其表现形式进行描述、登记和归类汇总,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税收执法风险“信息库”。经过层层筛选,排查风险点。按照各流程节点的风险高低、危害程度、发生频率、自由裁量权大小等特点规律,对权力风险实行分类管理。A类是涉及法律法规的风险,作为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B类是涉及有自由裁量权的风险,作为不能逾越的“警戒线”;C类是日常管理规范中的风险,作为要求干部共同遵守的“警示线”。通过风险分类管理,使全体干部明白自身工作所处的风险标的、风险区域、风险等级和相应承担的风险责任,自觉远离违法违纪的“雷区”。从税务登记、申报征收、政策执行、税源控管、税务稽查、纳税服务以及日常行政事务等15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提示,并绘制风险防控流程图,有效强化干部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人人有责、全员防控”的大预防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税收行政管理和税收业务水平。

  三是依法行政公开,实现权力阳光运行。依托互联网和内部局域网,认真做好权力的网上公开,逐步建立上下贯通、内外分离、双向互动的网上政务公开平台,使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规范运行。在内部公开方面,着眼破解难点。凡是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人事、财务等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做到重要情况让干部知情,重大决策让干部监督,重点工作让干部参与。在外部公开方面,着眼抓住热点。全面公开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违法违章处罚标准和投诉监督渠道;严格落实办税程序、工作标准、承诺时限、完成进度和办事结果等制度,营造公平透明的和谐征纳环境。

  四是依托信息化手段,确保权力制约有效。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将更多的执法管理事项纳入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建立完善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增强科技防控能力。把权力行使过程以管理流程的方式进行明确和定位,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键点都拟定相应的标准,提出相应的规定,有效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随意执法、部门协调不畅、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充分发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督管理作用,对系统生成的风险预警信息经过筛选分析,分发给基层干部,指导干部对照预警指标、风险等级排除风险隐患,实现源头预防。在全系统实行全员全程绩效考核,实现税收执法的“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纠错”,使各种执法偏差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五是开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两权监督力度。把执法责任、岗位责任和廉政责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完善权责一致、多元一体的考评机制,通过严明的奖惩兑现,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修订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对执法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制度不执行、纪律不遵守等行为的检查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做到检查有据、奖罚分明、有错必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税收执法监督员队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

  通过制定有关内控机制,让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做到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执法风险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