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白斑症病毒浅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白斑症病毒感染的范围很广 ,能够感染大部分甲壳纲、部分昆虫纲的淡水水生动物,包括小龙虾、南美白对虾、河蟹以及桡足类之类的蜉蝣动物。

目前小龙虾感染白斑症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种苗自带

现在小龙虾苗种投放不规范,很多养殖朋友投放的是野生苗种或塘口自繁育的苗种。很多苗种是自带病毒,只是在环境、体质好的时候不发病,一旦环境恶化、体质弱化的时候大量爆发疾病。

2、交叉感染

白斑症病毒在养殖动物之间会交叉感染,虾蟹套养尤为明显。

3、饵料生物携带

池塘中的桡足类等蜉蝣生物有携带病毒的可能。

4、摄食病虾

投喂不足或死亡的虾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出现健康的虾摄食死亡的虾,导致爆发性感染,加重病情。

流行季节:

小龙虾爆发白斑症病毒时间是4月底~6月,5月为高峰期。其发病水温在20~30℃,25~28℃为高发期。发病先由成虾开始,后面小虾也会出现感染。新塘发病更早,因为其农药残留大。

症状: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摄食率会降低。中后期会出现虾无力趴边上草,应激能力减弱。解剖可见内膜脱落、空肠空胃、肝脏发白、头胸甲易剥离且有积水、部分病虾鳃发黑 、肌肉白浊或发红。

防治:白斑症病毒为细胞内感染,目前常规的消毒杀菌药物很难进入细胞内灭杀,还有可能会刺激小龙虾,加重死亡。因此,只能在发病前做好预防,发病后避免扩散。

如何提前做好预防呢?

1、新塘选择优质苗种,抵抗能力强。老塘可适当补种虾,防虾种退化,体质减弱。

2、少用或不用刺激大的药物。

3、加深水位稳定水体。

4、勤改底、巧稳水,稳定环境,减少疾病诱发因素。

5、内服保健,增强抵抗力。

6、进入发病期前适当控料,投喂低蛋白饵料。

小龙虾发病期间如何管理?

1、加水,保持0.8~1米的水位

2、饵料投喂不减,可降蛋白,阴雨天不可停料,只能减食。

3、勿用刺激性药物

4、加大增氧,稳定病情

5、加强改底、解毒,改善环境,有利于恢复体质

6、内服保健,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