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一、山塘街的历史

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

扩展资料:

七里山塘又名七狸山塘,正式名称为山塘街,是江苏苏州姑苏区一条有将近1200年历史的步行街,西起虎丘山下席场弄,东到阊门外古运河上的渡僧桥,全长3829.6米。

2006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塘街

二、哪位朋友给我介绍一下苏州山塘街的历史

天堂上的街市——苏州山塘街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河的开凿,便利灌溉和交通,苏州百姓非常感激,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 山塘街最具苏州街巷特征,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

山塘街上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商品集散和南北商人聚集的圣地,其繁华市井景象,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被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山塘街经历1100余年的风雨沧桑,其间屡毁屡修。新中国成立后,也多次进行整修。

近年来,苏州市 *** 组织采取污水截流处理、引清水冲污等治理措施,使山塘街更显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风景。 。

三、山塘街的历史

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

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

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

扩展资料: 七里山塘又名七狸山塘,正式名称为山塘街,是江苏苏州姑苏区一条有将近1200年历史的步行街,西起虎丘山下席场弄,东到阊门外古运河上的渡僧桥,全长3829.6米。 2006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

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塘街。

四、谁知道山塘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读过《红楼梦》的人,一定记得这部巨著的开头是从苏州阊门写起的。

作品中写到,“姑苏城的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然后写门外的十里街,推出人物来。这里的阊门外十里街,就是指水陆并行的山塘街。

倘要打个比方,一部煌煌《红楼梦》似一匹美丽的巨锦,伏案十年的曹雪芹,有如一只春蚕,在山塘街吐出了第一缕丝。 山塘街全长七华里,当时人们谓之“白公堤”(塘即堤)。

唐代诗人白居易来苏州做苏州刺史时组织凿渠修路,水陆两路同时开通,将虎丘与城相连,水路即是山塘河,陆路便是山塘街。自此之后,山塘街一 直是充溢浓厚的民族风俗、极具吴地特色的旅游胜处。

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内为供己游赏而建造的那条著名的“买卖街”(苏州街),就是完全模仿苏州山塘街的形状与风貌而筑成。 七里山塘上有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会馆……这些古建筑,精雕细刻,古色古香,一派岁月沧桑感,还有耳熟能详的半塘传说,陈圆圆、董小宛等,都装点了山塘的婉约一面。

清人赵翼的《山塘绝句》中就有“山塘满路皆脂粉”的句子,但当看到五人墓和葛贤墓,游客大约就要心头一凛了,山塘上还刻下了苏州阳刚的一面啊? 2002年6月,苏州启动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改造后的山塘,以再现山塘传统风貌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为一体,充分展示山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典型的姑苏水巷风貌、鲜活的吴地民俗风情。

目前已恢复了六个主要景点:明清江南服饰馆、安泰救火会、古戏台、汀州会馆、老苏州茶馆和明大学士吴一鹏故居。

五、苏州山塘街的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

六、山塘街有哪些典故,就是三塘街上成经有哪些名人居住过及他们的历史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长庆年间。公元825年5月,53岁的白居易在杭州任期满后又任苏州刺史,他在任上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为了防止洪灾,在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与人间最繁华的姑苏之间凿河堆堤,筑通了一条七里山塘。

从此溪流映带,绿树环绕,苏州人有了一条可以从容走进遥远年代的历史长廊,也有了一处可以恣意咏吟歌唱的文化殿堂。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遂称此堤为“白公堤”就是现在的山塘街。

所以山塘街的南头至今还建有白居易纪念苑。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七、山塘的七里山塘历史

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晚年寓居于山塘街青山桥和斟酌桥间,颜所居曰“乐天天随邻屋”,日与好友石韫玉、孙星衍等诗酒唱酬,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山塘街,著名诗人吴锡麒《哭张船山》云;“却思斟酌桥边水,鸣咽还应到九原(君寓吴门斟酌桥)”、“如此惊才仅中寿,问天何苦更生才!”

八、苏州山塘街史修建于哪个朝代

苏州山塘街修建于唐代。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苏州山塘街风光(01-20) 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

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

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

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

清乾隆年间,著名画 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