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力的策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2006年初,备受全球啤酒行业关注的雪津股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比利时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的天价受让雪津100%股权。一个只有5亿多净资产的区域性啤酒品牌,却卖出10倍于净资产的价格!这在中国的品牌发展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资本对中国品牌的购买中,溢价最高的一单。2006年5月,雪津啤酒占地350亩的南昌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已建成的首期工程年产量达10万吨。据悉,落户南昌是其迈出福建的第一步,也打响了全面进军华东市场的“第一枪”。
然而,一个品牌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雪津这样的品牌运作集大成者,更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
综观该品牌发展的历史,我们总结出其成功的八个关键因素。这八大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显神通,宛如“天龙八部”,使雪津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成为中国啤酒业一颗璀璨的明星。
第一部:帝释——品牌的核心诉求
帝释,也称“帝释夭”,佛教护法神,是天神的领袖。
核心诉求作为品牌的脊梁,统领品牌营销活动方方面面的工作。
1999年以前,雪津是个中低档的品牌,没有明确的核心诉求,品牌传播缺乏主线,广告宣传没有着力点,营销活动虽然耗费了很多资金,但并没有为品牌做“加法”。特别是由于参与了1998年的价格大战,使品牌形象大为受损,发展的瓶颈日益突显出来,在与“有实力当然有魅力”的福建惠泉啤酒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1999年,以陈志华为首的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他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挖掘和提炼一个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诉求?而核心诉求要有张力,就必须与众不同。雪津紧紧围绕“真情”这个与众不同的核心诉求展开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先后为消费者演绎了“朋友情”、“父子情”等。2002年,又邀请著名4A广告公司对“真情”进行再提炼:以爱情为载体,挖掘出更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情侣间“至纯的真情”。
第二部:摩呼罗迦——品牌的广告语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代表的是一种力量和信念。
广告语作为品牌核心诉求的外在表现,必须具有强大的张力和广泛的渗透力。
1999年底,雪津挖掘出了“真情”这个核心诉求,于是“你我的雪津,真情的世界”呼之欲出。这个广告语紧紧围绕着品牌的核心诉求,成为联系品牌和消费者的桥梁,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但由于“真情的世界”过于泛泛而谈,并且力度仍显不够。随后提炼出了“真情的味道”这个极具渗透力并且语义双关的广告语。
雪津不仅在品牌的主广告语上精益求精,在新产品推出时的副广告语的选择上也丝毫不含糊。2002年,在针对冰啤的第二波推广中,就使用了“纯情纯真,纯净纯正”的副广告语。2005年底,在推出麦之初时,也使用了“最初的,才珍贵!”的广告语。所有这些副广告语都紧紧围绕着“真情的味道”这个主广告语进行更深层次的精彩演绎。主副广告语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品牌的快速传播。
第三部:乾达婆神——品牌的创新力
乾达婆神,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
技术创新是很多中国品牌的“软肋”,也是品牌赖以摆脱各种不利因素束缚的关键所在,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拥有了未来。
雪津极为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视为品牌活力的源泉。1999年,他们推出了全国首创的冰啤产品;2000年,推出福建第一个纯生啤酒;2005年底,又推出了全国首创的麦之初啤酒。这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使其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惠泉啤酒,市场占有率近50%。
“喜新厌旧”是消费者的天性和共性,广告宣传往往只能带来一时的喧嚣,却不能保证消费者对品牌的“持续热度”,而惟有产品创新,能为品牌带来永恒的活力。
第四部:迦楼罗——品牌的传播力
迦楼罗,传说也为“大鹏金翅雕”,鸣声苦悲,以龙(蛇)为食。
传播推广是成就品牌黑马的关键手段,苦悲辛酸,弱肉强食,谁能突围,谁就能修成正果。
雪津强大的传播力来自对传播策略精彩的四个解读:
第一,立体宣传攻势,线上线下完美结合。不管是冰啤、纯生、纯生冰啤、麦之初等产品上市,还是三明公司成立、南昌公司投产,抑或是“飞越世纪,难忘雪津”的炒作,雪津将每一次事件营销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借势造势。2000年福建四个省级媒体联合转播悉尼奥运会,雪津啤酒独家总赞助;2001年借北京申奥之机,又大打申奥牌;同时借助中秋、国庆、圣诞、元旦等重大节日,进行节日营销。
第三,高端路线。雪津制定了“高档驱动”的营销策略,从1999年开始就始终将80%的资金投放在只占销售额20%的高端产品的宣传推广上,比如对冰啤、纯生、麦之初的推广。同时在电视广告等品牌形象宣传上始终坚持走都市时尚路线。
第四,红花原则。其在电视、报纸、户外广告、事件营销等宣传上均要求最好的方式,甚至独一无二的方式。比如其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仍斥资上百万元拿下福州最好的一块广告位置(五一广场十字路口),1999年独家锁定收视率很高的福建新闻频道,2001年独家特约播映《福建新闻联播》 。
第五部:夜叉神——品牌的品质
夜叉神,佛经中本义是能吃鬼的神,意思是神通广大,却又不张扬。
品质作为品牌的根基,往往决定着品牌大厦牢固与否,决定着消费者对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的高低。很多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常常忽视这个基础工作的加强。
雪津以“卓越的品质,完善的服务,带给消费者超值的享受”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加强与中科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发出先进的啤酒生产工艺,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产品的理化指标过硬,质量有口皆碑。雪津建立了阵容强大的啤酒感官品评队伍和品评制度,全面提升啤酒的口感,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苛刻要求。
正因为对品质的高度重视,雪津每推出的一个产品都能受到消费者的热情追捧。
第六部:沙竭罗龙王——品牌的渠道力
沙竭罗龙王,8岁听佛于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
渠道,作为实现品牌从企业到消费者“惊险一跳”的环节,将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能跑多远、跑多快、跑多长,也是决定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雪津从1999年转型至今将近7年的时间,耕耘的区域其实只有区区一个福建省加半个江西省。在这狭窄的阵地上,集中了所有优势的资源,做深做透,最终取得了市场的绝对领先优势,成就了其让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领先者形象。相反地,惠泉啤酒却在没有做好福建市场的情况下,急于向全国扩张,最终导致了失败。
雪津的渠道精耕的成功经验有:
一、渠道“滴灌”策略。即集中兵力打造样板市场,通过样板市场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比如,为了打开江西九江市场,雪津斥巨资69万元包下该市一个著名的大酒店。
二、渠道“捆绑”策略。雪津虽然运作市场比较财大气粗,但从来都是主张与经销商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政策,引导经销商向市场要资源,而不是向厂家要资源。每次促销,总忘不了把经销商“绑上”战车,而经销商也乐意被“绑”。因为利润高,返点也高。这种策略充分调动了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摒弃了经销商等、靠、要的思想,从而使市场运作风生水起。
三、渠道管控策略。严格禁止串货等扰乱市场的行为,从而保证经销商的利润。而经销商利润的保证反过来促进了公司更好地控制渠道;建立完整的,包含所有经销商、二批和零售网点的网络台账,并通过公司自己的业务员对这些渠道进行实际控制;严禁经销商和二批经销同档次的其他品牌,保证了渠道的忠诚度;通过“泛雪津人”的理念,将经销商纳入雪津大家庭,加强感情投资和培训工作。
第七部:阿修罗——品牌的管理内功
阿修罗,特别的神道,权力极大,力度极强。
品牌的诉求再好,策划再棒,品质再优秀,但如果管理和执行不到位,品牌理想将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雪津的管理内功,首先得益于总经理陈志华的干练。其为人低调,但却极为强势,追求速度,苛求执行力。在雪津,人人都对陈志华非常敬畏,如果你工作有任何偏差,执行有那么一丁点的不到位,都将会获赠他的一顿痛骂。不过挨骂是物有所值的,不单提升了自己,很多跟他的人都被骂成了百万富翁。
其次,正是因为陈志华的为人低调与深谋远虑,所以雪津的管理摒弃了个人英雄主义,而追求团队的集体主义,重视授权。他们主张:高层管理人员,要求宏观上有高度,微观上有深度,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用人水平和管理方法;中层管理干部,要求培养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真才实学、独当一面。
第三,对市场的管理细致入微。摒弃了惠泉等品牌采用的地区总代理制,建立县级代理制。并且除了管控二批,还管控零售店。据了解,他们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零售店管理办法,每个月给每个零售店定销售指标,不但不能少卖,多卖也不能超过20%,否则就有串货的嫌疑,必须接受调查。
从雪津多年来市场运作的屡战屡胜,我们不难看出其品牌“叶茂”的原因是因为管理内功的“根深”。
第八部:紧那罗——品牌的文化力
紧那罗,在佛语中是“人非人”之意,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优秀的文化将是促成品牌腾飞的原动力。
雪津以“真情”为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真情奉献社会,科技竞争未来”的经营理念。他们用真情酿造美酒,用真情服务经销商,用真情关爱消费者,用真情奉献社会。真情,这个品牌的核心,正激发出无限的张力。
雪津重视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积极倡导充满真情、和谐的大家庭氛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其大力宣传“泛雪津人”的理想,把各地经销商、终端导购甚至消费者纳入雪津大家庭。从而使真情文化渗透到品牌营销的各个环节。
另外,雪津在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上也不遗余力。积极倡导“与客户共进,同升业绩;与团队共进,同现价值;与同仁共进,同强素质”的“三同观念”。要求员工辩证地认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品牌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那种因为一个金点子而成为品牌黑马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只有高瞻远瞩、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天龙八部”的护法本领,才能使品牌之龙翱翔九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