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三生该怎么做

感觉自己糊里糊涂地就在高中过了两年。我是2014届的广东考生,自问自己高一的时候不努力,那时候我总是很迷茫,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后来高二一上来,感觉自己错了。然后就拼命地学,然后第一次月考后,我又懒散了。结果 一直在堕落。现在已经时间很少了。心里感觉到特别压抑,差不多有一个多星期在学校睡不好了,看到同宿舍的孩纸在努力,我却缺少方向,心里特别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说说我的情况,一个理科生,平常考试一般在550左右,但之前的都是阶段性考试,期末考是全面性的考试,我感觉到时间已经很不够,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都是用练习给我们做然后就当作一次复习。而我好像高一的很多知识忘了差不多,更别说做什么题型了....特别是物理,受力分析那些我早就忘光了。那时候基础打得特别不扎实。数学也是好多没掌握,数列,以及刚讲完的不等式选讲里面的放缩法,还有那些数学证明方法什么的。英语本来基础就不差的,初中的时候语数英都还好。上到高中我就放松了英语,现在做阅读什么的有很多生词,之前努力在背单词在做那些完形填空还有自学高中的语法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那些....因为上上一次的月考深深刺痛我,选择题全班只有我一个28分,其余都40以上,满分是80分。现在我就非常迷茫。我是这样想的:想把之前的内容认真复习一遍,我之前的练习很多都还没做。所以想认真做完我认为自己比较弱的知识点章节,但老师课堂上也会复习,感觉自己好像跟不上节奏,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践行自己的计划,唉,现在我感觉找不到出路了..跪求往届大虾指点一二,小弟感激不尽。

第1个回答  2013-06-06
  暑期,一些准高三生已走上2013年高考的备考之路,还有一些学生无法从高一高二“边玩边学”的状态中走出来,更对高三暑期复习无从下手。那么,准高三生暑期要如何复习呢?   暑期是高三关键过渡时期,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从高一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第一轮“复习”阶段就会变成“回忆”阶段,别人用来“巩固”的时间,他们却用来“补漏”。所以基础知识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三的复习。因此,利用暑期复习,掌握基础知识尤为重要。   充分运用教材   很多学生在落实基础知识时会有很多自己的方法,但往往忽视最基本的方法———运用教材。教材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本源,还是考试命题的基础。历年高考都强调以课本为依据。   准高三生在暑期的基础知识复习中,学会运用教材尤为关键。首先是收集、整理教材。把高一高二的教材收集起来,并按不同科目和学期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复习时查阅。其次是阅读教材。在教材的阅读过程中,除阅读正文外,学生要特别留意教材中的小字或加粗部分,包括书中的材料、注释、引言、目录和各章小结都要全面阅读,不留死角。文科的教材要特别关注地图和图片,理科教材要特别注意公式等。   此外,准高三生还要学会抓住基础知识的关键和重点。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学生要想在高三暑期落实好基础知识,有效地运用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知识体系   暑假期间,准高三生要学会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这个环节一般分两部分。一是对不同科目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基础归纳。以语文复习为例,可以按语文的题型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如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类型、文学常识、文言文整合等都属于基础归纳。二是重点归纳。将不同科目的重点难点,或是自己经常错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详细的梳理和排序,便于在高三时进行重点复习。牢固把握知识点,并将分散的知识有序整合,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是进一步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础。   仅把所学知识点归类整理是不够的,将不同的知识点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很重要。以数学复习为例,考生可以梳理好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在此基础上,通过画知识的框架图,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以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理性认识。   提醒注意的是,准高三生一定要在整合知识点的同时落实知识点,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构建知识体系。   整合笔记和教学课件   高三的学习主要是对高一高二知识的规整和复习。准高三生利用暑假将过去两年积累的笔记和教学课件进行系统的整合和补充是有必要的。第一是整合。将笔记本和教学课件收集到一起,把不同学期的不同科目的笔记分类放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以便日后复习查阅。电子教学课件可新建不同名称的文件夹,分类放好,再将不同课件重命名为相同格式,以便查阅。第二是补充。高一高二的笔记难免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翻阅笔记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夯实,也是查缺补漏的好方法。在补充笔记中的不足时,学生可以借助课本或课外辅导书,在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旁边做好标记,这样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就更有针对性了。   除此之外,高一高二所学的部分知识不在高考的考试范围内,所以准高三生在整合笔记和课件的同时,可以结合今年的《考试说明》的要求,将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层次标记出来,以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