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讲话是怎样的?

是用白话还是文言?

第1个回答  2013-06-09
你好当然不是文言文,文人之间会存在用文言交流的现象,但日常生活还是用白话口语的。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第2个回答  2013-06-09
半文言... 白话是近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之后... 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 而古人写文章的时候虽然是“之乎者也”不离手...但是说话还是以半文言为主... 所以我们看古文的时候... 文中出现“谁谁谁曰”... 那部分内容更容易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