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金融学——《陈志武金融通史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金融无处不在。

提到金融很多朋友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离钱近赚钱多的行业,但是金融好像本身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因为它不施展什么实际的商品。而另外一些朋友会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金融离我太遥远了,太难了,我搞不懂也没有必要搞懂。

金融是不是只是为富人服务的金融到底?金融到底为谁服务?金融对社会真的没有价值吗?为何要有金融?

在非洲的部落没没有开始使用钱币时,人们靠什么来承载财富呢?他们发现了,山羊和女人是主要的财富载体,以拥有的山羊越多证明你越富有、越成功,100只山羊可以娶一个妻子,你拥有的妻子越多就证明你越成功。当你需要变现的时候,你可以把妻子卖掉来换生活用品。实际上中国也有买卖妻妾的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金融逻辑的体现。人们通过花费时间和金钱把儿子养育成人,换取未来我老了以后儿子对我的赡养。

在没有货币的社会里,人也会被当做财富的载体。上面的例子也就说明了金融的社会价值,金融也不只是为富人,也不只是为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实际上对普通人的意义更大。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说到金融,很多人就会想到钱,货币就是人类最早的金融工具。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其他的金融产品,借贷,股票,基金,债券,期货期权。金融到底是什么?说到底金融就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在双方之间进行跨越时间的交易。所有跨期价值交换都是金融。你有1万块钱存在银行里,银行一年给你支付400块钱的利息。这就是1万块钱一年在银行所产生的跨期价值。股票也是一样,你低价时买了股票,在高价时卖出,你就赚到了,因为时间而产生的股票的差价。

普通人如何运用金融知识?

公司有一个同事要结婚,向你发了请帖,你会犹豫去,还是不去呢?这个问题用金融逻辑如何解决?

首先你会考虑这个同事和你的关系如何,如果是泛泛之交,当你有事情要请他的时候,他是否会来参加并还礼。如果他可以来,你的礼金会回到了你的手里面。这时你因为参加了他的婚礼而拉近了你们之间的关系,你随礼的投资行为则是正确的。如果他可能很快离职,今后也不会来参加你的婚礼,那你的礼金就是一去不回。这时不随礼则是你的正确选择。

现在年轻人借钱花非常的普遍。除了各种信用卡,还有各种网络贷款。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是借钱来消费,由于挣得不多,花的多,最后就形成了很高的负债。再加上各种网贷利息的高额利息,就出现了很多年轻人因为还不起网贷而自杀的事件。信用借贷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金融工具,但是前提是你借来的钱能够产生的收益要大于你借钱的利息。比如你借钱来投资新的设备,新的设备使用后能够增加你的产能,增加你的收入,这时你可以来借贷。如果你是来借钱消费则是对借贷的一个错误使用方法。但是如果你是借贷来学习交学费成长自己,因为你通过学习之后可能会增加你的收入,这样的借贷就是投资。

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和其他国家的差别很大。中国家庭储蓄在资产配置中占51%,Are欧洲则是34.4% 13.6%。同时中国传统的成家立业,安居乐业的思想使中国房产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

长期来看股权投资的财富增值效果远高于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公债。如果把钱一直放在银行的储蓄账户,那基本上是贬值的,跑不过通货膨胀。所以投资要选择股性较强,财富回报才会较高。所以在家庭资产配置时,股权投资的占比要高一些。

金融并不是高深难懂的学科也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了解的,金融渗透在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金融知识会使你更接近财富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