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赐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每看一次《天官赐福》的动漫,内心又是一番波动。往昔幕幕,一一浮现。谢怜,仙乐太子,金枝玉叶,霁月光风,荣宠无限,信徒万千。也是后来的所谓“人间正道、世界中心、永远的太子殿下”,一样落魄到需要当街卖艺,沿路拾荒,挨家挨户的讨吃讨住,甚至困顿至极需要做打劫、绑架之类的众神鄙视之事。

谢怜,三次飞升,两次被贬,经历了家亡国破、信徒反踩、庙堂烧毁、众叛亲离。到最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了,自己被驯化成白无相的刽子手。从解救苍生到毁灭苍生,神变成了魔,谢怜在众生心中的神性毁灭了。他不智慧威严,不神通广大,不无所不能,不伟大无私,他就是个时常犯错的俗人!甚至因为能力出众犯的错比凡人还要大得多。可是,这根本不符合众生心目中的那个神的形象啊!所以,他的信徒反踩了,神像倒塌了,庙堂烧毁了。君吾说,这是自己犯错的代价。神也要承受过失,并且百倍千倍的承受其折磨。

什么是神?像君吾一样,信徒多就是神吗?像众神官一样,飞升了就是神吗?再或者就是谢怜这样,没有法力,没有香火供奉,没有信徒追随,自己搭个破烂的菩荠观自己供自己。也是啊!谢怜,破烂神,什么都不能保佑。第二次飞升,他没有屠尽苍生,但是花城却因他承受了万千厄运——这成了他一生最后悔的事,于是他耗尽了所有的运气,以此赎罪。

谢怜有错吗?谢怜会自责吗?谢怜为什么没有想过自杀?谢怜如何赎罪才能对得起自己破灭的家国、万千为他死去的战士、以及包括花城在内的众多信徒?这是让我匪夷所思的几点。单凭他那神许诺的不死之身,然后千遍万遍的去忍受饥饿困顿的折磨?忍受万剑穿心的摧残?忍受众神的唾弃、众生的鄙视?但是,够了,真的够了,这些折磨已经足够非人了。

谢怜不是神,就是一个闪着神性光辉的普通人。他也有爱恨,有留恋和释怀。只是,生有热烈,藏与俗常。斗转星移,沧海变幻,时移世易,千百年间的浮浮沉沉都沉淀于心,不惊不扰,平静如水。他宽恕了众生的背叛,宽恕了众神的恶意,也宽恕了自己的种种鲁莽过失。他不再盲目自信,不再轻易许诺,他运气散尽于是也不需再去保佑他人。他承认了自己的真实模样,这种一种承认,是温柔的,是真诚的。他没有因此感到痛苦,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也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办不到那就放弃吧。不被众生的祈求捆绑,为自己而活。

谢怜不自杀,心里藏着对这个世界的爱,以及对生的执着。再单纯的从剧情分析——谢怜要是死了,花城再怎么痴情也是一场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信仰朝拜。

谢怜活着,很狼狈的活着,根本不是个神的样子,甚至连普通的凡人都比不上。你看看,吃得将就,住得破烂,活得清贫恬淡,每天都做着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捡拾破烂、维持生计,比如修缮房屋、改善环境,比如替周围邻居捯饬农活,再不然就是接一些天界派来的活履行自己武神的职能。这样的谢怜,把日子都活出了岁月静好的样子,像修禅一样。

他活了这么久,他在寻找什么呢?他在坚持什么呢?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像这样非人非神的活着,难道就只是因为不能死所以才活着吗?我一直不明白谢怜活了七八百年的意义何在。或许,之前是为了飞升,为了解救苍生;可第二次被贬之后的八百年里,他是怎么过来的?芳心国师、半月观还有呢?不知道,这些记忆在文中没有过多的描述,甚至在谢怜的记忆里也是成了模糊不清的片段。这八百年,他依旧在解救苍生,比如阻止半月关的大战,比如和解芳心国和仙乐国的历史仇恨。大概,慈悲就是他的坚持。

而之后,第三次飞升,他依旧温柔,依旧慈悲,更多的还有豁达、坚韧,这就是经历万千磨砺之后的超脱了吧!超脱,不是解脱,不是轻佻的看破尘世,不是粗暴的选择结束生命,而是继续回到俗世之中,和其光,同其尘,平淡温柔的活着,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不在于其他人给予的任何的、虚妄的价值。

正是因为谢怜的这样一种坚持、这样一种活着的态度,打动了花城。如果不知道怎样活下去活,那就为了我活下去吧。那时候的花城,狼狈、凄惨而又卑微弱小,被排挤、折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啊,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从生下来就不被认可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又该是什么?他不可能像仙乐太子一样想着去拥有解救苍生这样的宏大理想吧?他从高楼上摔下来,被救了;他在大街上被戚容恶行相待,被救了;他看到仙乐国灭、太子像毁,心中的美好都被世人糟践的狼狈不堪,他再次到太子像前请求救赎——如果不知道怎样活下去活,那就为了我活下去吧。于是,花城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了谢怜活下去。

之后,少年随附左右,战死沙场依旧不肯魂归黄泉,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心爱之人。少年成为鬼火,依旧追随者自己的心爱之人,即使不曾被注意,但是依旧竭尽全力地去保护他。花城见过谢怜所有狼狈不堪的样子,包括睡坟场,打劫、被众神驱逐;花城也理解谢怜所有的痛苦,所以谢怜被万剑穿心的时候花城化身成了一团怒火,厉鬼成身。谢怜众叛亲离、仇恨缠身、准备屠尽苍生的时候,花城甘愿成为他的脚石、过河拆的桥、向上爬要踩的尸骨,甘愿承受所有的戾气做那个活该千刀万剐的罪人。

花城成就了谢怜的第二次飞升,也成了谢怜心中的永远的痛。谢怜的这次飞升,使得他失去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最忠诚的信徒。所以,我想第三次谢怜好好活着,大概也是为了花城。他不忍心一个少年因为他而神形俱灭、可自己却二度飞升。谢怜开始质疑神性,他飞升之后,二话不说和君吾打了一架,找了个适当理由把自己贬下凡间,并耗尽所有的运气。

谢怜的第三世,大概也是在寻找,在寻找像花城的影子。所以,他一直做自己,做花城追随的那个自己。他在等待啊,不抱任何希望的等待,甚至他都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再和花城相遇。花城的死,告诉了谢怜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第三世,花城在铜炉中斗破万鬼,化身成绝。花城是个热血而又骄傲的少年,他把所有侮辱过谢怜的神官都侮辱了一遍,实力维护了自己不可亵渎的信仰。他还把欺负自己的戚容打了一遍,算是给自己出气吧!花城是个真性情的人,敢爱敢恨,骄傲又自卑。他一心想要变得强大,想要去守护自己的心爱之人。

再次相遇,两人已经是隔了两世,历经磨难。可是,两人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故事才刚刚起笔,历史过往随着回忆层层卷卷的铺展开来。花城更加理解了谢怜的无奈和慈悲,而谢怜也认识了眼前这个追随自己三生的忠诚信徒。谢怜遇到危险情况,习惯牺牲自己。可是花城的出现,大概就是自己万千慈悲的某一种回报吧!就像那雨中一笠一样。谢怜的心里是暖的。

花城宠溺谢怜,保护谢怜,爱惜谢怜,尊重谢怜。为他随候左右,为他献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他扫清障碍、共赴艰险、摆脱本不该背负的委屈罪名,为他燃长明灯三千,为他凿神窟万尊石像。花城,用实力捍卫了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到了最后,成了相守相随的爱情成为非常自然的契合了读者的心愿。又或者,墨香把信仰和爱情写到了一起,成了一种绝美的精神诉求。

那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爱情?在这里,信仰和爱情都是活着的意义。在铜炉谢怜与君吾大战的时候,花城第三次为谢怜死去。谢怜后悔自责不已,但是还是活了下去,他依旧在等待,在寻找,寻找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关于花城的影子。

花城说过很多的话,坚定了谢怜活下去的意志。比如风光无限是你,跌落尘埃是你,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这样一种唯心的坚持,让人不禁感慨!所有的至死不渝其实都是这样的一种坚持,唯心,主观,任性,没有理由,只是因为内心坚持。我我想到了《海棠依旧》中周恩来去世之前对邓颖超说的话——我一生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爱情和信仰,都成了彼此的救赎。花城是唯一的信徒,谢怜是唯一的神,不可替代。所以,你的模样,重点不在于模样,而在于你。这一点,大概可以揭露很多的虚伪、肤浅、盲目的感性崇拜。可是,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又有谁能够真正的去理解、或者说是愿意理解另一个灵魂并且半生相随?这世界上,大概没有这样的信仰,也没有这样的爱情吧?钱钟书和杨绛先生可能是有的,看我爸妈有时候或多或少也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其实,共患难,久而久之都会有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生活默契。活到了一定岁数,相互嫌弃的同时也相互依靠,因为他们的余生要一起老去、一起面对各种身体的病痛折磨、一起营造继续活着的意义。

最好的信仰,不一定是爱情。但是最好的爱情大概会有信仰的样子吧!愿意为了对方,不断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想要去保护对方,想要变得强大,小心翼翼,并且尊重爱惜。相信自己喜爱的,不怀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