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4

史论的意思: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从史学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史家对史论的自觉意识要早于对史评的自觉意识。这里说的“自觉意识”的标准,是指他们明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而言,而不是就他们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所发表的言论。一般说来,对于概念的运用,都要晚于针对某个事物所发表的具体的评论。

《后汉书》作者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对其所撰史论着墨甚多,充分表明了他对史论的重视。他写道: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

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

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

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