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7
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之际,红军长征应运而生。这场伟大的战略转移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的背景下发生的。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又于1932年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了侵华步伐。到了1933年,日军更是攻占了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直逼平津。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妥协,并对红军进行“围剿”。在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声中,国民党内部一些人和地方实力派开始反对蒋介石的政策。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失地。同年11月,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建发动事变,公开宣布反蒋抗日。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并提出红军准备与任何部队签订停战协定,共同抗日。在日本加紧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之时,中国共产党本应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然而,当时的党内在王明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危机。
王明等人虽然主张抗日,但却忽视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否认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的分化,排斥一切上层分子、中间势力。他们主张实行进攻战略,忽视敌强我弱的现实,反对必要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强调阵地战和主力军队的“正规”战。在军队建设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宗派主义的措施,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王明“左”倾错误的推行导致苏区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部队建设受到破坏,党和红军陷入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使长征从局部转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在两大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