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解刨学基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02
一、解剖学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区别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医学中有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所以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汽车修理工,不知道汽车由哪些零件构成、零件如何组装、零件有何作用,能修好一部汽车吗?同样一名医生,如果不知道人体由哪些系统、器官和结构组成,不知道这些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不知道这些器官的功能,能治病救人吗?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吗?

二、解剖实验课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正常人体,研究的范围是人体的形态结构,这些都可以在实验室通过标本或模型中直观、形象地学习和认识,有些内容不安排大班理论讲授,而放在实验课中学习:解剖学描述多、名词多,据统计解剖学名词约占医学名词的1/3,大量的名词也是解剖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花大量时间来记忆,但是单靠死记硬背,效果并不好,而且十分枯燥乏味,据有关研究证实在众多的记忆方法中,以实物记忆的效果最好;解剖学考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期终理论考试,另一种是实物标本考试,这种考试按一定内容、分阶段地进行,一般进行四次,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以检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一般解剖学实验教学时数占整个教学时数的50%以上,所以如果想学好解剖学,或者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充分利用尸体、标本、模型和图谱,实地地进行实践和观察。由于解剖学实验课接触的都是尸体、标本和模型,开始接触难免害怕,标本保存液一般为福尔马林,有较强的刺激性,上课时眼泪鼻涕一起流,或者有些同学嫌脏,因而不愿动手而袖手旁观。要上好解剖实验课,首先必须克服这种心理,不惧怕,不怕脏。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勤动手,勤动口,善于思考,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只要肯下功夫,多花时间,一定能学好。

由于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众多,想学好没有过多的窍门,更多的是靠你的背功,要背下来,非得要下功夫不可,但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好,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下面谈谈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一)总则

学习过程中应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突出一个“勤”字。

手:勤动手(解剖操作、辩认实物、善于动笔)。

眼:勤看(教材、实物、图、记录)。

耳:勤听,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口:勤提问、勤讨论、勤口诵。

脑:勤思,亦即同时接受手眼耳口“学习”的同一知识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痕迹”,使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具体记忆方法

1、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认识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2、加强直观教学,促进形象记忆。

试验证明,认识某一物体形态各所需时间是:语言需求2.8秒,线条图约需1.5秒,黑白照片需用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实物则为0.4秒。

亦即众多形象直观教学中,尤以实物教学最有助于记忆。因此,应尽量到实验室接触实物。

3、遵循科学规律,狠抓课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后初期(约20分钟至24小时)遗忘最迅速,尔后要相对慢得多。因此,对于解剖学这门记忆内容极其浩繁的学科,课后复习十分重要,而考前突击的做法,显然违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注意轻重缓急,牢牢抓住重点

学习时,明确划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见教学大纲)。重在“掌握”,重视“熟悉”,善待“了解”。

5、运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1)比较记忆。将相反或相似内容进行比较。

(2)特殊记忆。对某一整体,当需记忆其中大部分内容时,有时仅需记忆特殊的部分。如:鼻窦开口部位可取记上鼻道开口的鼻窦,前臂肌神经支配可仅记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范围、七条眼球外肌只须记住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其余均由动眼神经支配等。

(3)“头文字法”记忆。如:“景致动人嘛”(踝管诸结构由前向后排列顺序)、“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腕骨名称及排列)。

(4)理论联系实际记忆。如:上下肢大出血如何压迫止血?

(5)活记忆。a、先理解后记忆,如:空肠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吻合:b、结合活体记忆。

(6)绘画记忆。要诀:学好形态学,应画形象图。位置需准确,线条要清楚。比例要恰当,重点要突出。注解要确切,批示莫有误。

(7)分析记忆。a、根据形状分析,如:圆孔、卵圆孔、棘孔。b、通过结构分析,如:视神经管、颈动脉管、颈静脉管。c、局部位置分析,如:茎乳孔。d、名原则分析,如:桡侧腕长伸肌。

(8)综合归纳记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归纳。把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同一性质问题归纳在一起。如:进食后,糖类物质经何途径到达右手拇指?在此产生的CO2和H2O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9)前后联系记忆。将前后学习过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0)笔记记忆。经思考形成笔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核心,找出规律。

(11)编成顺口溜、歌诀记忆。如: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神一指半,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中指半。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有酸咸。
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