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那么重视政治,古书中总是把治国放在嘴边?

问题补充: 要说咱中国有啥厉害的,政治最厉害!他美国,英国再科技发达!他也管不好自己的家事!所以管好家,持家有道最为重要!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咱们可以学过来!咱们人口多!要是管好了也能吓死小日本!他想放屁也得给憋回去!沥精图治,振慑死外国不良企图者。中国统—全球没问题!

第1个回答  2013-05-11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古人养成的一种传统,不好说清楚。
古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就影响了无数人。孔子提倡仁政,有识之士多从政。
人人热衷仕途经济,通俗点讲,这是因为想赚钱的话,就应当从商,可那时严重“重农抑商”,商人为最低等的人民,这个身份是个耻辱,有点能力的人是不屑于去做这些事的;科学技术方面则是个大冷门,当时的统治者根本不太重视这个,大家也都不重视了,也就是说没前途;农民就更不用说了,受尽剥削压榨奴役,贫苦一生,完全是做梦都想摆脱这个身份。所以,学文做官是有权又有钱的选择,能够光宗耀祖,改变命运,毫无坏处。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统治者推行的儒家思想统治下,文,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风气,学有所成的人中绝大部分认为自己就应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孔孟之道用于造福人民,治理国家。这也是儒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这种风气也就让人人认为从政福民是最伟大最理所当然的事业,不负自己一身才华。还能光耀门楣,都梦想衣锦还乡。
实行科举制度后,对很多人来说,读书做官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生三大幸事之首便是“金榜题名时”,可见古人对读书做官推崇到了何种地步。读书有才华的人往往被看做高贵的人,总是高人一等,官更是一等人民,读书的目的大多就是做官,中举之后更是风光无限(可参见《范进中举》等等)。自贵族大族官制垄断破除之后,寒门子弟终于有翻身的机会,还不个个忙得头破血流?
大学士们自然以儒道为自身行为准则,治国平天下也就成了第一要务,文人们最高目标便是平天下。国子监、太学等国家教育机构也是专门培养政治人才的地方。
总之,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在统治者的推行下成为一种传统,儒学对人民思想有深刻的影响。以及改变命运等等要素,所以在封建时代,重视文学,文人学士、哲学名家辈出,儒家学说不断被发扬光大,从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代代文人的毕生追求。

呃,你这个问题补充就更复杂了,没那么简单,去看看中国近代史你就明白了。
第2个回答  2013-05-13
中国古代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十年寒窗,就是为了卖给帝王家,好替帝王安邦平天下。
第3个回答  2013-05-11
看是什么样的书,你看的书内容大概和国家政治都有关吧,如果你看西游记或者是金瓶梅,又或者是红楼梦的话,里面哪来的那么多的政治内容啊。
第4个回答  2013-05-11
治国肯定是很重要啦,关乎一个皇朝和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的,你说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