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想一想 演讲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0-08
  紧紧围绕“三个想一想”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官队伍,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组织广大检察官紧紧围绕“三个想一想”,即想一想为什么入党、当检察官,想一想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想一想今后该怎干,需要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一、“三个想一想”,是新形势下人民检察官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现实课题
  “三个想一想”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引导我们正确回答这一根本问题。“加入组织为什么”, 讲的是入党初衷;“想一想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 讲的现实表现;“想一想今后该怎干”,讲的是历史评价。谁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谁就能在是与非、得与失、荣与辱、进与退的考验面前站稳脚跟。解决得不好,就会背离入党初衷,丧失党性人格。
  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因为党员的入党目的和动机是与党员对党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党的根本性质、宗旨等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对发展着的党的现状的认识上,来纯洁自己的入党目的和动机,就很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迷失方向,从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入党。
  为什么要当检察官?因为检察官是国家法律的监督者,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体现,他肩负着依法公正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重任。他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公正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所以要成为一名检察官,以法律的武器来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检察官队伍仍然是一支党和人民信任的队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责任心不强,办案质量不高、司法效率低下;有的作风飘浮、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极少数检察官违法违纪甚至犯罪,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而人民检察官走到人民的对立面,绝非偶然,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经济上贪婪、作风上腐化,起源于思想道德滑坡;政治上蜕变、生活上堕落,发轫于党性观念丧失。透过这些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想一想”,切中了当前检察官队伍建设的要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穿透力。
  二、解决好“三个想一想”问题,要注重经常、躬身实践
  回答“三个想一想”,贵在自觉、重在经常、成在实践。自觉才能有动力,经常才能促养成,实践才能见成效。
  一要靠学习修养。只有较高理论修养,精神境界才能升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检察官对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表现出浮躁、厌倦、轻视的情绪。小平同志很早就告诫我们,要防止思想庸俗化。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在检查中说深有感触地说:“之所以走上这样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人民检察官的一生,应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一生,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敢于从思想深处解剖,不断对灵魂吐故纳新,使党性修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二要靠实践锻炼。改进世界观,不能停止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中。要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无论是公诉、批捕,还是信访、立案,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解当事人所难,做到亲民、爱民、护民。
  三要靠廉洁自律。人最难认识的是自我,最难战胜的也是自我。要筑牢党性原则、思想道德和法规纪律的防线,不为灯红酒绿所迷,不为物质利益所惑,不为人情关系所动。在工作中,要严禁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严禁违反规定与律师交往;严禁插手过问非自己办理的案件;严禁在批捕、公诉等活动中徇私舞弊;严禁泄露案件秘密。
  四要靠教育监督。把教育和问题捆绑在一起抓,对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分析根源、认清危害、制定措施。对潜在的苗头隐患,进行超前预测防范,力求消灭在萌芽。全面推行检务公开,将其置于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下,提升司法公信力。把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外结合、纵横交错、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贯穿“三个想一想”的主线和精髓,就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三个至上”的重大理论观点。“三个至上”是人民检察官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人民检察官要把“三个至上”作为当官用权、司法办案、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三个至上”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有用的话 请加分 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