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族谱的辈分有哪些?是如何排序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7-14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管家桥村管氏字辈
世正仲万帝
洪应尚朝兴
绍昌维国玉
太宗子继增
一、名称:重庆青木关管氏
二、始迁祖:
尊管代朋公(1562-1632)为太祖;
尊上学公(1603-1664)为太宗;
尊管世敦(1629)为一世祖。
三、落籍地:
先置业石桥铺,后避兵乱辗转川贵之间,清初落叶青木关定居。
四、迁徙与源流:
青木关管氏源自湖南衡山县,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于旱灾导致粮食无收,本支太祖管代朋公(1562-1632)携子太宗上学公(1603-1664)及太宗婆张氏(1607-1664)逃难来渝,拥工度日,数年后略有积蓄,并在今石桥铺置地,自耕而食。
不久,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1621-1623),重庆战乱,太祖及太宗与太宗婆向西逃亡,至四川屏山县(今宜宾地区)暂时落脚,并生下一世祖管世敦(1629)。
又因贵州吐司安邦彦(—1629.9)之乱,川南涂炭,太祖、太宗夫妇携子世敦又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京竹里高沟滩上平村居住。太宗上学公悬壶济世,行医为业,育子有三:世敦、世选、世臣。
至清康二年(1662),因政府移民填川,一世祖世敦公携妻及正权、正玺二子入渝,落业巴县青木关泡木林石坝(今沙坪坝青木关堰湾酒厂路口,仍名石坝)。故尊世敦公为本支始迁祖。
五、分迁情况
1、世敦公入川时,仅率二子,太宗与太宗婆逝于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世敦公事业有成,曾回绥阳,迁葬太宗夫妇于管家桥附近。据谱,世敦公元配陈氏,无考。继配刘氏(1639-1688)有4子:正权、正玺、正仕、正二。其中正仕、正二留居贵州;正权、正玺入川,正玺无后。青木关管氏皆正权之后。
2、管兴禄、管兴伦兄弟于清同治末年迁居贵州遵义府南乡南隅里一甲地名厥苔沟居住(现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山岔镇管家沟),后来由于人口众多,又有一部分家人陆续从管家沟迁到至临近的尚稽镇刘村、团山、高坡、海风井等地居住。
3)清朝中期,管朝绅由重庆迁到遵义县新舟镇,后由新舟镇迁到湄潭县永兴镇,主要分布在三星村、德隆村,余庆县松烟镇等地。
六、行辈字派
本支入川前原有字辈,因战乱轶失,入川后又与湖南本宗失去联系,于是世敦公另取字辈20字:“世正仲万登(帝、懋),洪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继增”。并命曰:“嗣后凡取名讳,勿得乖错,以乱尊卑,亦不得以祖、父讳复取之,谨遵”。
团溪的字辈为:“世政众(仲)万登,洪(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继)增”。
永兴的字辈为:“世政众万登,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增”。
第2个回答  2015-12-10
安徽的!天落广文!应士成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