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职院校为什么大力宣传自己的学校,鼓励高中生去他们学校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我之前就是做招生的,关于这点有一定发言权,我认为有几点原因

1.无论是什么学校,生源永远是第一位,清华北大也招生,也去抢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无时无刻不在招生,只要有学生,才能够发展,没有学生,学校就有可能倒闭,青岛某学校就是因为没有生源倒闭。

2.这些学校在某些方面可能不是特别有优势,主动报考的学生很少,比如说,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位置偏僻,住宿环境不好,占地面积小,学校负面新闻多,以及学校学费贵,可能存在上面一点方面也可能存在多方面,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大力宣传,主动吸引考生参考。

3.无论是去哪所学校上学,我建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学校,首先报考指南上面一定要有,其次,一定要填报志愿并且录取,当然,还有考察学校师资,专业优势,地理位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再考虑。

4.能去公办去公办,能去本科去上学,能去好一点的城市就去好一点的城市。

如今,我们只要参加每年确定的专场宣传会,而不用在去折腾了。这样做,对考生和学校来说,都好。至于题主所说,高职院校大力宣传学校,我想这很好理解。 宣传,是一种介绍,一种推销,一种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方式,也是为了考生能更好地做出恰当的选择。 试想,各类各层次高校这么多,考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分不清楚,不知道怎么选择。

无论是高职类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要招生宣传的。 只不过,有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之类,牛气,直接打电话,邀约。大部分学校都是要招生宣传的,不存在高校不宣传的情况。我们很多情况下,在招生宣传会上,是和本科学校在一起的,都是向考生介绍学校,介绍专业,答疑解惑。为考生参谋、分析,根据考生情况,给出报考意见。能走本科,我们不会建议走专科,这个是职业道德问题。

但也不否认,有些学校的招生老师,为了生源,会鼓动学生报考,而不顾考生的实际情况。这些一般都是出现在民办院校。倒不是说民办院校不好,但与公办院校相比,他们的招生压力更大。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校的根本,没有学生的学校不是学校。因此,无论是重点,还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都是需要保证有新的学生进来。唯如此,学校的生命才能循环起来,生生不息。招生方式的区别在于重点和好的本科,是考生积极主动的报考,不愁生源,而大部分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是需要自己积极宣传。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各和品牌专业,仅仅凭着招生简章是没有办法让考生深入了解,办学情况、专业优势、行业发展、历年录取情况等等有些有效信息。

这个只能是大力宣传了,让考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权衡利弊,综合判断,作出合适的选择。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交流讨论。我是@微光汇聚,感谢您的浏览。

我是藤筹劲草,感谢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

高职院校去年开始要求扩招一百万人,每个学校都有了充足的招生名额,因此为完成任务,各学校也是各用奇招、各显神通,目的就是要多抢生源,多招学生。

而且,这几年人口红利在减少,而且很多家庭对于专科学历不认可,宁可让孩子多花钱也不上高职高专,所以高职一方面有名额,一方面招生有难度。

为了保证学校发展和稳定生源,所以就利用各种渠道大肆宣传学校,甚至做广告,目的就是为了赢得生源大战。

为渴望知识,提高自己的年轻人提供成长的环境。

学校也要赚钱的呀,没有人来读的话怎么有就业率这些,没有人去读那不就是个空壳了,那还要办下去的必要么?

您好,我是“十字路口”,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第一,从国家层间来说,这些年教学条件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对于教育的认识提高,形成了高学历,但这也带来了很多技术层面的岗位人才紧缺,高职中职等这类学校就是专门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招生方面也就受到影响。所以这一点就是供需不统一造成的。

第二、学校角度,学校目前也是会有招生任务和规划,对于各专业,也是通过教育机构规划后,学校根据数据来安排学校招生任务的。

所以,学校要招生必然要做到宣传广告,一来在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来为学校带来生源。

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能解决您的这个问题。

高职高专用不着思考好坏

真正好的专科院校也是本分以上才能上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