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中药制药企业信息化该怎么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31
  一、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成为大多数省市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一是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中药制药企业1283家,且大多为民营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占96.13%。2001年我国中药材及中成药业的销售收入前10位企业的集中度仅为25%。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还有药品质量监控不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极弱。
  二、我国中药制药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一)中药制药企业管理的特点
  1、严格按照医药行业GMP管理要求。
  2、产品配方简单,核算方法固定:产品结构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尤其简单,一般只有一层物料清单,但其保密性极强。生产工艺较为固定,财务成本核算数据的归集、分配、计算方法较为固定。
  3、绝大多数中小型中药制药企业,在业务及财务处理中一直沿用手工处理模式,并且业务类型具有以销定产、按计划生产的产销特性,即生产计划按照销售计划手工完成,大部分采购、生产业务的依据是销售计划和预测。
  4、药品品种多、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药品对市场效应反应较快,品种散、多,变化较快,必须及时掌握每一品种的销售状况、存放分步、质量信息等。由于新品需经过相关的检验、批准、临床实验等,研发周期较长。
  5、物料管理细致入微:对物料的管理,从原辅材料入库环节到产品的出货,一直跟踪到终端,包括物料的每一次请验、质检控制,存储的状态,同一批次不同时间进仓,同一批次不同品质状态等均严格分类管理。
  6、立体仓库管理:对原材料、产品进行立体仓库管理,对仓库中的货区、货位、标签均严格管理。
  7、对供应商和客户分类管理: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格须经三证的审批,堵塞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按照资质、信用、吞吐量等进行分类管理,并按客户(或者供应商)、业务员进行信用控制,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
  8、窜货现象较为严重,手工管理很难从消除。
  (二)中药制药企业管理的难点
  1、营销是龙头,也是最大的瓶颈,关注企业营销能力,决定了制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医药行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传统的医药分销体系呈金字塔形结构,企业外部,药品必须通过具有特许经销权的药品批发商(省市医药公司)分销到药店、医院,形成独特的分销体系,该体系环节多、层次多、信息沟通不畅;企业内部,整个结构体系自上而下包括了总部销售副总、大区经理、地区经理、销售主管和医药代表,销售渠道庞大、销售链很长,整个销售体系信息流通不畅,市场反馈迟缓,运营成本偏高,管理统计困难。对于中药制药企业而言,由于其生产的相对简单和营销的相对复杂,加上企业的整体管理偏向于以顾客为中心、以营销为整体的管理模式。因此,营销体系的建立,营销渠道的管理,以及终端市场的开发,也就决定了制药企业发展的盈利能力。
  2、整体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商业销售及终端销售运营成本偏高、管理困难。
  中药制药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表现在内部资金、物资、信息交换与流动的成本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置成本与人力成本。由于企业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分支机构遍布多个地域,内部交流无谓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却仍然无法保证内部信息通道畅通;内部交流的信息障碍又使得企业无法对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库存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管理成本进行有力的协调和控制;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状态使得内部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或兼并吸收其他企业时,因无法集中管理而被迫增加设置成本和人员成本。所有这些都使得整体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中药制药企业的分销成本(营销费用)已经超过生产成本和产品研发成本,有的企业的分销成本已经突破其销售收入的50%,成为企业总体运行成本的第一大构成要素,因此解决分销成本的控制问题,是目前这些企业的当务之急。
  另外,赊销时催款、回款管理难度较大。
  三、中药制药行业信息化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的需求分析,应该按照“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实施原则,逐步推进中药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1、效益驱动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做为中小型中药制药企业由于大多数是民营,更是讲究投入产出比,因此必须有合理的效益,才能实现“投入-受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确立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性规划,通过2-3期工程分步实施,以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为基础,实施企业所急需的网络分销管理,然后逐步实施生产计划管理MRPⅡ、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远程OA系统、人力资源HR系统、供应链SCM系统、电子商务应用,从而完成整个ERP系统的建设,实现开发、生产、销售及办公的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使企业敏捷响应多变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针对中小型中药制药企业管理的瓶颈,以“货、票、款”的管理和成本核算为基础,以网络分销管理为重点突破,将代理商、分销商、销售代表、售后服务及内部销售部门有机地通过网络结合在一起,逐步实现:销售渠道合理分布、权责清晰、流程规范,并简化销售环节;销售计划科学制定、有据可依,并可以作为企业生产的决策支持;不断强化销售管理和资源分配,保证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价格销售出去;加强各销售渠道预算和费用控制,加强销售渠道的应收帐款的管理。实时获得销售情况统计,销售分析及时准确。销售的库存管理、药品有效期管理和批次管理能够实时更新,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合同管理有条不紊、权责清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