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测排卵期?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对于备孕的女性来说,清楚自己的排卵期是非常重要的。在排卵期内同房,可以提高怀孕的几率。而每个女性的排卵期都是不一样的,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期是比较好计算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排卵期如何测试呢?

1、推算法

通常,女性在下次来月经前2周左右(12-16天)排卵。因此可以根据自己以前月经周期的规律自行推算。但是,受到环境、疾病、心情及药物的影响,排卵期也会有所变动,因此推算排卵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2、行经日期推算法

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日”,但是这种方法只针对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

3、超声波检查法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使用阴式B超观察卵巢的大小,测定卵泡的大小,推定排卵期是什么时候。卵泡一般情况下约2-3毫米, 接近排卵日时会逐渐增大,在排卵日的前2天可达到18毫米,排卵当天会增大至20毫米以上。观察日如果正好是排卵日,有时甚至可以在超声波上看到卵泡破裂。

4、阿基诺法

阿基诺法也称数学公式法,即从月经周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下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往前推14至15天就是排卵日。如果下次月经来潮的那天为第N天,那么这次的排卵日就是第N-14天。

5、宫颈黏液法

宫颈黏液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会出现,而且它有着微妙的周期性变化。我们知道子宫颈的内膜腺细胞能分泌粘液,黏液的分泌量及其化学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第2个回答  2020-10-17
测排卵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排卵试纸,从网上购买根据说明书自己就能检测。
第3个回答  2020-10-17
1、月经周期推算

推算原理

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周期影响下发生的周期性出血,以排卵为界限,前半期是卵泡期,后半期是黄体期,周期差异主要取决于卵泡期长短的不同,黄体期相对比较稳定,通常是两周(14天)。

推算方法

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那时同房最容易受孕。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

提示:此方法不适合月经不规律的女性。

2、基础体温测定

测定原理

基础体温指未运动、未进食、无精神作用时的体温。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可引起体温升高。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如何测量

在每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将基础体温计放在舌下测量五分钟,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提示:需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若月经或生活不规律,如:夜班、出差、失眠、情绪变化、疾病等,不能用此法判断有无排卵。

3、观察宫颈粘液

原理:宫颈粘液受卵巢分泌的激素控制。月经周期前半期,白带量由少渐增,当卵泡成熟将排出时,白带越来越稀薄、透亮。排卵期,体内的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宫颈粘液(白带)量最多,常有细带状的白带流出,有时可拉长达十几厘米(即拉丝度),像鸡蛋清似的,此时女性下身最潮湿。排卵期宫颈粘液大量分泌可持续约2~3天,有的女性在排卵期还伴有(瞬间)小腹痛、腰酸、白带中带血丝等,这种现象称为排卵痛。

观察方法

观察宫颈粘液每天需要数次,一般可利用起床后,洗澡前或小便前的机会用手指从阴道口取粘液检查,观察手指上的粘液外观、粘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丝反应等几方面检查。这样经过3个以上月经周期的观察,就可以掌握自身的宫颈粘液分泌规律和排卵期。一旦发现外阴部有湿润感及粘稠的粘液有变稀的趋势,粘液能拉丝达数厘米时,就应认为处于受孕期(排卵期),直到稀薄、透明,能拉丝的粘液高峰日过后第4天,才能进入排卵后安全期。

4、排卵测试纸 

原理:测排卵试纸也叫促黄体激素(LH)试纸。正常女性体内保持有微量促黄体生成激素,在月经中期LH激素的分泌量快速增加,形成一个高峰,并在此后48小时内刺激卵巢内成熟卵子的释放。这段时间妇女最易受孕。

如何测量

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测试,每天一次。每日收量上午10点至下午8点之间的尿液进行观察。将试纸放入尿液中,根据显示判断是否排卵。(测试纸应存放于室温环境、避光,如置于冰箱内,使用前应先复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