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太极操在练法上有哪些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太极拳与太极操的本质区别,在于太极拳用心走架,心领神会;大极操则是依样画葫芦,注重形式。

太极拳本是一种易学难精的拳种,几十年的修练才有小成,大成者屈指可数,

要想真正把太极拳学到手,还必须要用心揣度,行气领悟,还要有娴熟的套路和娇柔的身材,缺一不可,所以,练太极拳首先从对套路的稔熟准确,然后再去懂劲。稔熟需要长期的练习走架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谈不上稔熟,这还要包括准确的姿势和动作规港,和恰如其份的角度体位,然后在熟练的套路基础上,与身体本有的自然反应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打出自然和优雅的动作。到了这个阶段再去学会懂劲,进而作更深层次的修炼。

时下人们所说的太极操,是以适应时下现代人喜欢吃快餐快节奏的趋势应运而生,强调神似,不会对太极拳深层次进行推究和实践,只是以一种 娱乐 和健身的形式作为学习手段,练得套路熟了,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总是比那些跳广场舞的形式强多了。

总之一句话,练太极拳注重的是内家修为,一招一式,以意引气,以气带劲契入无为而不为的精神境界,天法地,地法天,天人哋融合在一起,讲的是浑元一体。

太极拳操呢,要的是一种形式,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消磨时间为主要目的的 娱乐 方法。

题主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即然是拳术,就应该有击敌卫己的功能,但现实是在各种搏击平台上却见不到真正的太极功夫,展现给观众的全是"壮欺弱,慢让快"的先天自然之能,要么明明是以散打对散打,却偏要贴上一个太极拳的标签,以示不同,但在现代自由搏击面前却是不堪一击,难怪人们质疑太极拳的实战效能。

拳与操肯定不是一个概念,顾名思义拳是一种武术,除健身外尚有博击的功能。而操是人们用来活动锻练身体的一种 体育 运动形式,或是单人或多人的竞技运动,比如自由体操,并不具备搏击功能。

当下的太极拳已失去实战的功能,而成为一项老幼咸宜的大众 养生 健身运动已是不争的事实。

太极拳与太极操练法不同的根本之处,在于对太极原理认知上差异,通俗地讲就是对"易理"的理解,对太极图涵义的理解。

太极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个很抽像的东西,对此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解,毕竟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学识深浅宽窄都有所不同。曾几何时,太极不也被当作封建迷信遭批判过?现在各种太极拳门派流派众多,各种太极拳(掌)套路纷芸,老的新的长的短的,慢的快的,刚的柔的数不胜数,不是真实的写照吗?究竟哪家的太极拳真合太极之理?谁与鉴别?

然而太极之理却只有一个,也就是自然之理,对立统一,阴阳合和消长制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理用于军事,则有"孙子兵法"流传至今。用于中医,则有八纲辨证,治病八法,中药分类则有温热寒凉四性,升降沉浮四气,脉诊则有阴脉阳脉两大类,后再细分,中医之术虽时过千年,至今仍然适用。用于武术则产生了太极拳,即完成了武术与 养生 的高度统一,格斗与 养生 不再对立顾此失彼,于技击则以不变应万变,无形无像,不再拘泥于某招某式。

今之太极拳被戏称为太极操其实也不准确,若真是太极操(符合太极之理),尽管不具有搏击功能,但它肯定能防治许多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慢性病。可惜的是,现在大多都是放慢了的广播操,因为它们没有内功心法的介入,没有了内功心法,人体内的正气(元气)就不能逆行壮大, 养生 效果将大打折扣。没有了内功“气”的基础,太极拳特殊的技击效能便不能建立,(听劲感知,舍己从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就是太极拳与太极操练法上的不同之处。

王宗岳在其“拳论”中特别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古人有明确教诲,而今人大多自以为是,急功近利,又有谁愿静心细思详辨,以“太极拳论”为镜?为法?俟水到渠成,成自然之功?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对太极原理的理解,思辨,方法,乃太极拳与太极操或广播操区别之根本所在。

我练气功 历史 比较长。对于如何炼功有些心得体会,对于太极拳的了解连皮毛的层次都达不到。但既然您向我询问这方面的问题,我就不揣冒昧斗胆回答一下吧。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类的拳术,同属内家拳。既然是内家拳就必须要练气,故练太极拳有它相应的站桩功的练法,形意拳和八卦掌亦不例外,也是各有自己的站桩方面的功法。总之,凡是练内家拳至较高境界的人,肯定周身的气脉是通畅的,应该说这类人的气功层次是相当高的。换句话说,没有较高内功境界的人,他无论是打太极拳,打形意拳或者打八卦掌,都等于是在做操!太极操就更不肖说了,它本身就叫"操”嘛,勤练之,必然对身体的 健康 有益。

实战太极要研究对手,太极操是研究自己。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它自身的环境、文化、政治。不承认已存在的健身武术、 养生 武术、 娱乐 武术都不公正,也不明智。一个八岁的幼童和一个八十岁的老者,对于他们健身与 娱乐 武术是最好的武术,难道要一个八十岁老太婆的练散打,练摔跤,不妥吧。

实战太极最主要的体现是实战,一个是发力要顺达,劲力要充足,力点要准确,这个最初的劲力练习,然后就是要进入实战模拟阶段,只有经常进行实战,经常进行与不同的人,不同的流派进行实战,才能被确认为实战,并且它研究的对手是人,不是 养生 学,是距离感,空间感,战术、抗击力,心理学,是对手的身高,臂长,打法等因素。

太极操,研究是自己的感悟,是中医,是哲学,是自我的身心愉悦,是研究 养生 能活更久更好。

打个比方来说,内功太极拳是有马达的车,还有一种太极拳是用力拉的板车,而太极操是纸糊的道具车。

要说练法区别,除了都是站着练,其余全不同。

不光是太极拳和太极操,所有的拳和操的区别主要在于练法,或者说是练功的方法跟动作要领。

拳之所以称作拳术,方法和要领是关键。术就是方法和要领的总称,包括练的方法和要领、用的方法和要领。不懂术就别谈拳,不懂术就是没入门。

对术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判断是拳还是操的唯一标准。

不是说知道了每个动作(或者说招式)的用途就有了技击能力,也不是说有了格斗的意识就有了格斗水平,想怎么做、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一厢情愿,至于能不能做到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要想达到随心所欲的水平,术是主要的因素。练法对了,才能有好功夫,功夫深了,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所以武和术是相辅相成的。

不要把拳想象得过于神秘,非得给它披上让人充满幻觉的外衣。太极拳就是利用了太极理念的拳术,其实中国的任何拳术都吸收和采用了太极理念,否则就称不上拳了。只不过其他的拳总结的没有那么细致和深入,采用比较朴素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而已。

并不是懂得了太极理念,就代表你真的就是太极拳高手,就真的具有实战能力,有些人练的太极拳要领未必符合太极理念。比如说动与静、快与慢都是阴阳的两个方面,我不相信你撅着屁股能够做到身体灵便、进退快速、收发自如,你那种姿势用来推磨再合适不过,用于慢腾腾的原地推手也说得过去,倘若用于格斗就只有挨揍的份了,不信你随便找个拳击运动员打打看。这能说明你是真懂太极拳吗?如果你仍然坚持你得到的是太极拳的正传,那只能说明当初创拳的人是个二把刀。

所以,我建议大家客观看待武术,客观看待太极,不要热衷于噱头和名气,不要被人洗了脑。我们要信理、信能力,而不是信名头。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目前练太极拳的人练的基本都是操。

我国练武的宗旨从古至今都是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对于有练武的身体各方面可能会比没练武的好一些,也有一定的攻击能力。但是传统武术对于现代科学研究出来的专门的搏击技,那实战方面肯定会有一些弱势的。因为本来目标就不一样,传统武术是想让身体更 健康 ,而专门的搏击技会让身体透支。太极拳太极操都只是用来把身体练好而已,身体好了相对来说力量速度耐力之类就会提高,打架相对普通也就厉害一些,并没有多大本质性的区别。就怕一些骗子为了利益,把太极和武术之类的神话了,乱虚作假肆意欺诈,居然还搞出什么内功,能把人震飞能隔山打牛了。这真的是国家的悲哀和耻辱啊,早晚要被其他国家拿着这把柄攻击我国文化和诚信的。

太极拳-- 养生 的拳;

太极操--运动的拳。

太极拳--膝盖不会痛;

太极操--多人膝盖会痛。

太极拳--练拳练“骨头”;

太极操--练拳练“肌肉”。

太极拳--练拳开始练“脚”;

太极操--练拳开始练“手”。

太极拳--推手不用力;

太极操--推手很用力。

太极拳--发劲用丹田发;

太极操--发劲用外形发。

太极拳--会放松;

太极操--不会放松(或假放松)。

太极拳--基本不生病;

太极操--偶尔会生病。

太极拳--学好一套拳起码要几年;

太极操--几天一套,学了一套又一套!

目的方面不同:

太极拳,不单单要强身健体, 养生 、修心,还要追求功夫上身,以及达到人格的修炼;

太极操,退休后找点儿事做,找个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锻炼方式,以及找几个一起玩的伙伴。

教法方面。

太极拳,教学系统规范,每个动作都详细讲解,教师亲自示范,手把手的指导学员,力求拳架动作到位,不求身法低架,只求动作到位,精雕细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

太极操,新学员跟在老学员后面,一起随着老师练,个别动作没看懂找机会问一问老师或者老学员,以及多跟着练几次就学会了,动作大体相似即可。


内容方面不同:

太极拳,注重基本功、桩功、定势反复纠正,缠丝功详细讲解示范,太极拳套路每个动作都拆招讲解、认真教学,并且通过推手及教师喂劲等方法检验功架,不需要音乐,拳中自有天籁音;

太极操,各类太极拳套路,太极剑等器械套路,最多加上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 养生 项目,每天练也是一个套路接一个套路,跟着音乐节奏练,每个套路有固定的音乐辅助。

理论方面不同:

太极拳,对太极拳拳理理解深入,并且有内气的体会,功夫上身,充分理解意气与骨肉的主从关系,能够初步理解前辈们的拳经拳论,教学中能够指导学员体会意气和劲力形体的配合;

太极操,不用去管什么理论,也没听说有哪些拳经拳论,就是玩一玩,跟在后面练吧,而且练得也很开心,开心就好。

场地方面不同:

太极拳,一般要求室内场地,或者天气晴朗少风时在室外安静的地方;

太极操,一般是在公园里或者广场上,室外的场地;

教练方面不同:

太极拳,一般要求正规学拳8-10年及以上,所学系统深入,自己有深刻的体悟;

太极操,一般是同样在公园里跟在老师后面学过几年,能够熟练的练几个完整的套路。

学员方面不同:

太极拳,往往以中青年为主,也有很多小朋友,太极拳鼓励年纪小的学员,因为年纪越轻,学的越快,领会越好,尤其是身体 健康 有志于太极修炼的青少年;

太极操,以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中老年朋友为主,或者身体 健康 欠佳的一些人,听从医生建议开始学太极拳,希望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时间方面不同:

太极拳,不分寒暑,一年四季每天学练不辍,而且要求课后坚持练拳不懈,保证练拳的强度和训练量;

太极操,往往是早上跟在老师后面练,偶尔家里有事儿就耽搁几天,忙好了继续,一到天冷或者刮风下雨就停练。

功力方面不同:

太极拳,因为有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套路动作规范,能够很好的获取训练效果,随着练功日久,身体松活,气血充足,功力日深,逐渐会体会到内气增长;

太极操,看起来衣袂飘飘,神采奕奕,各类套路也是动作娴熟,架子高低起伏,问起来内功是什么,一脸茫然,甚至想也不敢想。

境界方面不同:

太极拳,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以及练习时间的积累,按部就班地达到教练设定的阶段性目标,而且体会不断的深入;

太极操,就这样每天练着,套路很熟悉,偶尔再学个新套路,不追求什么境界的提高,没有实质性进步。

在以上十个方面的比较之下,太极拳与太极操练后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详细的讲起来,两者的差别远不止这十个方面。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务必注明来源及以上内容。)

太极操和太极拳,虽然都有太极两字,但有本质区别的。要一定说有关系,恐怕“远亲”都算不上,只能说穿了一件太极的外衣。

太极拳不仅要练身法步,更讲究意念、呼吸、经络的练习。经常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太极操则不同。和学校里练习的广播体操是一样的。只是借鉴了太极的外形架子。练习的结果就是只能松筋舒骨、解除疲劳。

现在的太极骗子大师当道,就是把脸皮练的厚厚的,然后吹牛逼骗钱,大师们一个个吃的多、拉的少,肚子比怀孕的妇女都大,哪来的功夫?除了囤积过厚的脂肪以外就是粑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