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那些怀揣着梦想和野心的都市女孩,都活成了什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北京女子图鉴》完美收官了。

故事的结局,身新媒体创业者,利用自己在北京十年积累的人脉,建立了自己的团队,事业有成。看到她终于找到幸福的归宿,也让我更欣慰。

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与试错,阅过各种类型的渣男,如此来之不易的幸福也让人心头一暖,也让我们再次坚信,无论等待多久,正确的人总会来的。

虽然整部剧只有短短的20集,陈可在职场和情场的经历可谓是一部经典的女性成长的教科书。很多网友很批戏路三观不正,不管认同与否,看完的人多少都会去反思、审视自己,是否自己身上也有陈可的影子,是否也跟她一样犯过错。

看完《北京女子图鉴》,也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同病相怜的职场女性。

心疼陈可,却也会联想到戏外的自己。

01 不负梦想,不忘初心

2008年,未经世事的陈可依稚嫩的脸庞上写着满满的期待与向往来到北京。与同期大学毕业的同学一样,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有人为了改变阶级固化,胸怀期待地涌进北上广的大城市去奋力一搏。坚守在大城市,坚持梦想、仰望星空。

有人愿意迷茫之时,为了父母口中的安稳生活在小城,柴米油盐,细水长流,各取的是不同的生活状态,但是善待生活却能收获不同的美满。

对未来充满期待,又不甘于过着“差不多”的人生的陈可选择了大城市。

于是,她告别了自己的初恋男友,只身一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

02 谁的20多岁不是吃尽生活的苦

08年单纯的陈可刚到北京投靠了老同学王涛,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必定会出事。被迫从老同学王涛家搬离,走投无路又没有钱的陈可举目无亲只能找了以前并不是太熟的女生王佳佳。王佳佳帮陈可拿着箱子,走在北京昏黄的路灯下,经历了各种挫败的陈可,跟着佳佳走。两个女生之间的仗义和惺惺相惜。

王佳佳独自一人在北京闯荡,虽然也没有过得很好。住在高档小区的地下室里,只有一小块区域有手机信号,屋子里乱作一团,却也没让陈可睡沙发,依然愿意和她分享一张床。

我研二那年独自一人拖着大行李箱,和我同学一起奔赴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被发派到了一所非常偏僻的高校分校,虽然没有经历过像北京那样的大城市里,睡地下室,露宿街头的艰难。但是漂泊他乡,经常出差奔赴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也会感受到一种漂泊他乡的孤独感。每天晚上也会跑到信号最强的墙角,给家人打跨国电话。夜深人静时还是会抱着身旁的大枕头哭泣流泪。

那时候,唯一可以抱团取暖的就是和我一起在海外工作的同事们,我们在一起工作,一起为汉语事业的推广与传播,奔波在路上。这个阶段结下的友谊特别牢靠,毕竟我们是一起同甘共苦的好姐妹。

而如今,当年陪着我奔波在国外的姐妹们,有的结婚生子,有人依然单身,但都没有妨碍,我们继续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奋斗的决心。

当年漂泊在外的我们,瘦小的身躯搬过最重的箱子,住在拥挤的房子里却盛放着最大的梦想, 没有亲戚没有熟人却拥有最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谊。

03 都市女孩,应该认清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都市的女孩,妆容精致,步履铿锵,身段窈窕,工作干练……

抛弃这些外在的东西,一个都市女孩最应该做的就是认清自己在漫长却又短暂的人生里,究竟想要什么?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初涉职场的陈可用身心感受着这座都市带给她的新鲜血液,新鲜的人,新鲜的价值观导向。当初那个懵懂单纯的女孩子,也会被名牌包包吸引。为了得到买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LV,她不惜忍痛刷信用卡,省钱买包,拿到名牌包包的时候如获至宝。

大多数网友看到这集的时候,都会吐槽陈可三观不正!骂她是个拜金女!对于此我只想说,哪个女孩不爱精致的包包,如果这精致的包包可以让自己增添更多的自信和底气的话,那为什么不去努力拥有它。毕竟这个世道,人们的眼光还是势力和功利的。

陈可,虽然渴望买到名牌包包,但是这样的欲望并没有让她走上歧途。她将自己的欲望换成了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那这样的欲望和野心为何不是一件好事呢。我们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拥有这些高品质的美好的事物,为何不可?

我觉得欲望不是褒义词,至少对于女人来说,不是褒义词。

但只要你能够把欲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那么它就是个褒义词这跟性别无关。

我们所有人考大学,找工作,努力升职加薪,买车买房,结婚生子,哪一项不是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我们拼命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拼命想要去到我们热爱的城市,我们并没有愿意停下脚步。

我们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成长蜕变,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不同的人,最后这些我们的经历的告诉我们:

对于我们这样爱折腾的女生, 身边有男人没男人,是工作还是创业,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重要的是,此刻的你,是否真实地快乐地为自己而活。

04 所有捷径的背后,都被命运标好了价码

都市女孩年轻貌美,野心外露,在欲望的驱使下难免抵御不住诱惑。

陈可的闺蜜王佳佳想帮陈可买一条1000多块钱的裙子,无奈两个人都是屌丝穷光蛋,怎么办呢? 王佳佳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打电话叫来只见过一次面,并表示过暧昧的吴总。 让一个有钱人为他的好色买单,两个姑娘得到了一条裙子、一顿日料、和两瓶Dior香水。

没有无缘无故的殷勤,不是实力取得的东西,迟早要还的。

很快,陈可就付出了她的代价,陪了一顿酒。成为了别人口中的“饭局女孩” 。

明眼人都知道,饭局上那些妆容精致、漂亮性感的姑娘都是有钱有势又腐的老男人宴席上的一道“下酒菜”。

经验老道的老男人用“妹妹”的称谓特意关照着这些姑娘,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美色当前,秀色可餐也。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实惠和讨好。 当馈赠不是建立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看似是得到,实质是负债。 迟早要一笔一笔地加倍偿还。 所有捷径的背后,都被命运标好了价码,年轻的女孩必须明白这点。

幸运的是,单纯的陈可在宴席散场后,偶然得知吴总其实是有妇之夫。于是她立即打掉了对吴总刚刚油然而生的好感。不过,好在吴总给他引荐了一份新工作,寄予了他职场的新机遇,并没有继续暧昧下去。

05 一切能花钱来买的,对于有钱人不是奢侈品,而是廉价品。

寻寻觅觅,在人精聚集的北京,陈可离开了只能给他平凡生活的张超,终于钓到了那个可以让女人很快拥有限量款包包的男人。

成功钓到一个富二代男友之后,陈可的生活一下子光鲜亮丽了。 她靠着爬上男人的床,在神秘不可知的男女关系中当一个懂事的聪明的美丽的秘密女友,她终于得到了曾经庸俗的眼神里狐疑眼馋的那一切。 而他们的二人世界,仅限在床上。

对于富二代于杨而言,她不过就是个陪衬品而已。于扬的世界永远以自己为中心,他不会用心体会陈可的内心需求,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花瓶和打发寂寞的性伴侣。在于扬的内心深处,陈可连女朋友都算不上。 在富二代于扬心里,他们的恋爱关系,更多是源于钱和物质。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陈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忘了她当初来北京打拼的初心,却不知攀附富二代的捷径,是女人最难走的捷径。如果幸运,顺利加入豪门,阶层不同也未必能驾驭得了富太太的生活。如若遇人不淑,女人也会为这一段露水情缘付出代价。

那些有野心和欲望的都市女孩必须谨记:对于有钱人而言,能用钱买到的一切都不是什么大事。他们有的就是钱,能用钱买到,对于你来说这很难,对于他来说易如反掌。

06 嫁给因年龄和条件而选择的婚姻,迟早有天会如鲠在喉

30岁的陈可在北京的事业小有气色,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边朋友一个个都走进了婚姻,获得了自己归宿。经常独自搬家的陈可也尝到了大龄单身女汉子最深沉的孤独与脆弱感。邂逅北京籍的公务员何志,陈可没有考虑过彼此三观性格是否合适就匆匆忙忙走进了婚姻,成为了同事们羡慕的北京媳妇。何志没有上进心,终日沉迷于打麻将始终不愿在房产上增加自己的名字。因为购买学区房的事情,陈可也看清了外婆家人眼里她始终都是外地的媳妇,婆家人也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于是她即时止损,结束了那一段婚姻。

离婚的那一年,陈可一个人艰难地度过了那个寒冬。

所以,对于婚姻,女孩子想清楚了再嫁也不迟。你是发自内心想结婚吗?你愿意在二十几岁最好的时光里嫁人,对柴米油盐等日常琐事甘之如饴?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吗?

你觉得以自己的阅历和情商,能妥善处理好与公婆的关系,协调好两个家庭的人情世故吗?

07

故事的结局,陈可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决定创业,30几岁的她一无所有,没有存款,没有工作,没有房产,当初削尖脑袋挣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她的生活好像回到了原点,但却拥有了在这个都市生存的最真实的底气。

陈可的北漂十年,是一个都市女孩的十年缩影,是一段精彩而又曲折的不断试错后认清自我的成长历程。

这段历程让陈可明白了,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可以脚踏实地用认真和努力去交换的,可以在自由与自律间随我意志支配的生活。

她拥抱每一个当下,享受每一次变化,珍惜所拥有的每一点微小的喜悦和快乐。这就是成熟和磨砺带给来的最大最宝贵的所得。

我是辰辰思密达,我用文字记录我和这个世界的变化。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记得给我留言或者点赞

也可以把你的问题写在下面的评论区

更多相关的文章记得去我的主页查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