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友谊 ,细水长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记得网上有一段话: 能相处一年的不容易;能坚持两年的值得珍惜;相处三年的是奇迹;五年才叫知己;十年依旧还留下的,应该请进生命里;二十年还不离不弃的,就是你后天的亲人!

1、

回头一算,我和阿珍不离不弃二十五个年头了,早已住进了彼此的心里,早已胜似亲人!

阿珍和我都是远嫁的女儿,我们娘家是一个乡的。

中学时期,我们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她比我高二届,住在同一间集体大宿舍里,我们都认识对方,但从没有过交流!

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掀起了打工高潮。我们村子里同我一样大的几个小姐妹都早已去上海挣钱了。

邻居家的阿琴比我大几岁,也去上海工厂里打工挣钱了,听说工资很高呢,从她给家人寄的照片、钱、信件中,看得出她们在外面过得好,收入也不错。

我的心也早已蠢蠢欲动,和阿琴通过书信联系,确定她们工厂要招人,我便辍学等侍时机,也准备去上海!

1995年刚过完年,我违背父命,悄悄的偷走了父亲卖牛的钱,和提前约好的同行人四哥(二姐夫的哥哥)一起去上海打工。

父亲没什么文化,但他重视教育,尽管家里再穷他都要供我上学,他的愿望是希望我能上大学,能用知识武装自己“飞”出大山里。

然而,我却不愿意看到父母一到开学季就为我的学费发愁。我自作主张辍学外出挣钱,没想到我忤逆的行为却让父亲大病了一场!

就在我出门去上海的那一天,我和阿珍在路上相遇了。

在一座山脚下,远远的,就见一个穿着红衣的女子朝我对面走来。

这深山老林里,还能遇到个人,难得啊!我心想。

近了,看这姑娘打扮不同一般人,只见她穿着一件红色妮子大衣,披着一头乌黑的秀发,脚踩一双高跟皮靴,背上还背着个时尚的双肩包,我心想这身装束不像大山里的姑娘。

再看看我穿的这一身,一件运动上衣,一条踩脚真丝裤(那时学校最流行的),一双平底胶鞋,扎着高高的马辫,走起路来辫子左右晃动,一幅清纯的学生模样,典型的大山里姑娘的形象!

在这崎岖的大山里,爬坡上坎的山路还臭美穿一双高根鞋,看你不摔跤吧,我心里暗自赌咒她!

其实我内心也渴望能穿上她身上的那一身好看的衣服,能拥有一双高跟鞋。

花一样年龄的女孩,谁又不爱美呢!

当我们擦肩而过时,我用眼角的余光瞄了一下这位时尚的姑娘,哇,这不是原先同宿舍的阿珍吗?我差点叫出声来,阿珍当时也应该认出了我,但我们都没有停下脚步给对方打招呼!

我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正好阿珍也回头看我,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们都尴尬的立即转过身去继续赶路!

2、

经过火车上三天天夜的颠簸,我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大上海。

下了火车,望着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早已昏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

夜幕降临,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亮起,我四处张望,心中不由得自卑起来,我这幅疲惫而又乡巴佬的土样子和这灯火酒绿的城市实在格格不入。

我背着一个大大的牛仔包,手里提着的四五个小袋子,里面装满了我的生活用品,紧跟在四哥后面。

下火车那当晚,我们去了上海的浦东,因为四哥在浦东上班。

我们在浦东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四哥便送我去松江区找我要投奔的小姐妹阿琴!

我们拿着阿琴写给我的信封上的地址,找了很久,也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工厂。

正在我万分着急的时候,我忽然看到对面走过来两个姑娘中,有一个穿着红色妮子衣服的好面熟,我再仔细一看,那不是前几天在山脚下碰到的阿珍吗?

太巧了,她怎么会在这里!

这时阿珍也看到了我,我们都很吃惊,几乎是同时叫出来:

“你怎么会在这里?”

也许是在陌生城市相遇的原因,此刻我们都放下曾经的矜持,开始热情攀谈起来!

原来那天在山脚下碰到阿珍,她正好去她姐姐家借路费,阿珍是通过熟人介绍来投奔阿琴的。我们俩坐的是同一趟火车,只是不同车厢,阿珍下了火车就直接来找阿琴了,我去浦东那边住了一夜。

阿珍和她堂妹一起来上海的,此时阿珍和堂妹正准备去城里买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刚好碰到了我!

阿珍领着我去找到了阿琴,当天下午,阿琴带我去见了老板,老板同意我第二天就可以上班。

就这样,我和阿珍又被分到了同一个宿舍,我们不但是室友,还成了工友,我们都睡上铺,两床相对着!

宿舍里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姐妹!

阿琴对我们照顾很周到,经常下班后到我们宿舍,给我们讲解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我和阿珍都很聪明,心灵手巧,几天培训期满,我们就正式上岗工作。

由于是记件工资,多劳多得。很多时候,到了下班时间,车间里人都走完了,我和阿珍还舍不得离开,我们也想能多挣点钱,寄回老家,帮贴家里,想让爸妈放心!

阿珍的家庭条件不好,她兄弟姐妹多,全都成家了,家里她最小,父母年纪已大,她心疼父母,所以放弃学业,选择出来挣钱!

阿珍和我一样,心里藏着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边挣钱边自学,多学点知识!

所以我俩的床头都放满了各种书籍,各种笔记,我们彼此为对方加油!

也许是因为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梦想,我和阿珍的关系越走越近,经常会躲在一个被窝里说悄悄话,谈当初学校里、寝室里那些趣事,说到开心处,会掀开被子哈哈大笑起来。时常惹得下床的小姐妹们反感我们。

因为有目标,即便经常加班的日子,我们也不觉得累。

还记得第一个月发了工资,那可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笔收入,我俩兴奋得一夜睡不着,一会儿把钱放在枕头套子里,一会儿又拿出来数数少了没有,一会儿又放在被套拉链里,既兴奋又紧张,为了几两碎银,折磨得一夜都没睡好!

每个月发了工资,第二天工厂都会给我们放一天假!

第一次发了工资,阿琴就带我们去城里的邮局,让我们把钱寄回老家,她怕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弄丢了!

阿琴是个好姑娘,她本来家庭条件很好,她父亲是政府部门的。由于父亲忽然中风病倒,树倒猢狲散,父亲没有了以往的威望,家里经济陷入困境,眼看父亲的药费用光了,阿琴才选择辍学,出门挣钱替父亲治病!

听母亲讲,在阿琴父亲病后,阿琴自己也生病了,出门打工上车时,还提了一大包中药,阿琴走后,她母亲大哭了一场!

3、

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我们安静的、听话的待在工厂里,每天按时上下班。工厂老板每个月发工资都很准时的。

从第二个月开始,我和阿珍就商量着,这个月我留点生活费,剩下的钱借给阿珍一起寄回家;下个月阿珍再留点生活费,把我的钱还了,我再把钱一起寄回家。这样一来,每次就可以寄一千元钱!

在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大山里,一千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每次把钱寄走,我心里都美滋滋的,我想像着父亲收到钱后肯定会很开心。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第一次收到我的汇款单,没有高兴,却哭了!

那时候,我和阿珍最奢侈的生活,就是偶尔去吃一碗炸酱面。还记得那是一对重庆姐妹开的面馆,喜欢那又麻又辣的味道!平常时,我们都吃工厂里食堂的饭菜!

至今,我还记得,炸酱面3.5元一碗!

我们最喜欢逛“谷阳市场”,那是一个可以讲价的服装市场,那里面的服饰相对便宜点。

在那里待了几个月,工资比刚进厂时高多了。除了寄回老家的,剩下的钱我也开始学着变时尚了,买衣服、高跟鞋、小挎包、口红、面霜…,出门也会捯饬半天了。

在穿衣打扮上,阿珍比我有经验多了,因为她来上海之前,已经在他城里哥哥家里待过两个月,在她嫂子的影响下,她早就会打扮自己了。

我和阿珍身材、体形都差不多,我们俩的衣服会经常相互换着穿。不过我穿她的衣服的时间多,我总觉得她的衣服比我的好看!

我和阿珍经常给家里父母,还有小侄女们买些衣服寄回老家去。

记得有一次,我们寄东西,工作人员检查翻看衣服时,问我和阿珍的孩子多大了,一时把我俩脸都羞红了,都还是黄花大闺女,哪里来的孩子,我俩吱吱唔唔半天工作人员也没听清楚我们讲的什么!

阿珍的性格比较随和、开朗,嗓门又大。有时下班后,我们会爬上二楼的阳台,望着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楼下那片橘园地里,阿珍会放声歌唱,她最喜欢的那首歌:

“这时候夜戏已散,喧嚣已远走,

只剩我和你,独自在街头…”

不知道是阿珍自编的,还是就有这首歌,反正她喜欢经常唱,我也喜欢随声附和,我俩就这样高声吼着,手不停的挥舞着,有节奏的打着拍子。

我们会时不时的放声高歌,在其他人眼中,我俩像疯子一样,可那是我们一天中最快活,最放松的时刻,那样大声唱出来,仿佛一天里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时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寒冬。宿舍里的小姐妹们三三两两的都回老家过年了,阿琴也因家里有事,提前回老家了。

看着宿舍里的人都走了,我和阿珍也想家了。因为我们每月的工资都寄回家了,我们口袋里是没有钱的。

陆老板好像看出了我俩的心事,对我俩讲,我们想随时走,都可以提前预支工资给我们,但我和阿珍还是决定工作到月底发了工资再走。

我们提前叫老乡帮忙买了火车票。可是临近回家的日子,却犯难了,我们根本不知道火车站在什么地方,去火车站的路线该怎么走!

并且还是早上6.30的票,冬天的早上6点过外面还是一片漆黑!

在那个年代,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士为何物!

两个傻姑娘最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沿着铁路朝火车站方向走。

那一夜,我俩没有睡觉。收拾衣服、鞋子,还有给家人买的礼物,一人一个大大的牛仔包塞得鼓鼓的。

凌晨一点过,我俩一人背着一个鼓鼓的牛仔包,手里拎着几个方便袋,方便袋里装的是路上用的生活用品,就动身出发。

不记得那一夜到底是什么日子,只记得那一晚的月亮特别圆,我们本来准备了手电简,都用不上。

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伴着我俩前行,我们沿着铁轨中央一直朝前走,开始我俩还特别有劲,也没有感到害怕,边走还边哼着小调:

“月亮走  我也走  我送阿珍到村口  到村口

阿珍回家过年去…”

我们攥改了歌词,边走边唱边笑!也忘记了背上背包的沉重!

走了一段路了,慢慢的感觉背上的包越来越沉,我们俩都没了声音,四周静得可怕,好像这个世界只有我俩存在。也不知道前方还有多远才能到火车站,忽然就觉得害怕起来:

“要是找不到火车站我们该怎么办?”我没有先前的兴奋了,带着一幅哭腔自言自语。

“沿着铁路走,肯定有火车站的。”阿珍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对我讲!

“也不知道还有多远,要是赶不上火车,我们就回不去了…”我哽咽着还没说完,就开始小声抽泣着!

就在这时,一束强烈的白光朝我俩这边射过来,紧接着听到大声呵斥道:

“干什么的,走在轶轨上干什么?”

我们停下脚步,我紧紧的挨着阿珍,轻轻的说道: 

“是不是碰到坏人了?”

阿珍没有说话,但我明显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

那束白光越来越近,刺得我睁不开眼睛,我用手挡住光线,看到对面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朝我们走来,好像穿着的是铁路制服!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希望,至少不是坏人就好。

走近一看,真的是一个铁路工人,中年模样,看上去和我父亲差不多年龄。

当他得知我俩是因为不知道去火车站的路线,才沿着铁轨从华阳桥那边走过来的,也许是因为心生怜悯,又或许…他音调一下子变低了,态度也好了。

他叮嘱我们下次不可以再沿着铁路走了,太危险了。并告诉我们前方不远处就是松江火车站!

终于看到了希望,我们赶到火车站时,才刚好六点,还提前了半小时!

排队、检票,我们被人群推挤着前行,终于上了火车,我们的票是没有位置的。我们找了个过道的角落,放下背包,一屁股瘫坐在牛仔包上,那一刻,又累又饿!

在火车上,阿珍告诉我,她父亲在家里给她相中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兵哥哥,如果这次回家她相中了,她就不再出来打工了!

4、

1996年的春节后,我独自背着行囊出发了。父亲好像也接受了我打工的事实。

我没有去约阿珍,虽然我们是一个乡,但两家还是有点距离,我心里估计阿珍相中了那位兵哥哥,不会再外出了。

96年上半年,原先的工厂生意开始不景气,阿琴她们都选择离开了。

后来听说阿琴谈恋爱了,我们就很少再联系了。

我不得不选择跳槽。文化不高,又没有技术,想找一份如意的工作真的好难!

那一阵子,颠沛流离,眼看着口袋瘪下去了,我只得一包泡面吃三顿。

几经辗转,终于在一家针织衫工厂里留了下来,厂里包吃包住,有个落脚的地儿,总比外面漂着好,我再次当起了学徒工。

也就在那个厂里,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

我开始谈恋爱了,独在异乡,忽然多了一个人关心我,我没有理由拒绝!

后来,我从老乡口中得知,阿珍又来了上海。

我开始四处打听阿珍的下落。

那时候,我每月的工资都上了三位数,不再像以前那样每月都寄回家了。我过几个月才给家里寄一次钱。我开始学着自己攒钱了!

后来听说阿珍在某镇的一家服装厂里上班,我和先生骑了很久的自行车,才找到那家服装厂。

那时候,我和先先正在热恋中,当我俩手牵手走进服装厂楼下时,那时正是中午休息时间,我们听到楼上有人在说:“哇,快看那一对金童玉女!”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热恋中的女人是最美的。

我走上二楼第一眼就看到了阿珍,我用家乡话叫了一声她的乳名,她先是一愣,待她回过神来,她朝我飞奔了过来,一把紧紧的抱住了我,那一刻,我俩都激动得哭了!

她告诉我,她没有相中那位兵哥哥。早就来上海了,一直在到处找我。当我把先先介绍给她认识时,她腼腆的告诉我,她也谈恋爱了,先先是上海本地人!

我在心里替阿珍高兴,我也希望她有个归宿,漂泊的滋味不好受。

阿珍的先先是车墩人,而我和先生那时正好在叶榭工作。中间只隔着一座黄浦江大桥。

从此,我和阿珍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几年以后,我和先先在叶榭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我们一直居住在叶榭。

阿珍一家居住在车墩。两家相隔十公里的路程。

5、

我和阿珍就像亲姐妹一样,经常走动,彼此关心,相互帮助!

几年以后,我们都养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阿珍的女儿比我的女儿大三岁!

那时候阿珍经常带着她女儿来我家小住几天,记得小丫头还小的时候,每次来我家,临走时小丫头都会大哭一场,她不肯走,小嘴巴边哭边嚷嚷叫着:“要待在阿姨家里,要睡在阿姨家里沙发上。”

待我的女儿出生后,阿珍对我更加关心了,经常来看我,帮忙带孩子,我女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叫的爸爸,也不是叫的妈妈,而是开口叫了阿姨,这个称呼是女儿针对阿珍的。

在两个孩子的眼里,我们彼此都是她们最亲的亲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穿着姐妹装,把两个小丫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一起手牵手去逛街,一起去吃美食,引来了别人羡艳的目光。

偶尔,先先回老家去了,我会叫阿珍会来陪伴我,我们躲在被窝里,深更半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有时,我们也会因为一些话题意见不合发生争执,互不相让,也会像孩子一样赌气几天,几天一过,又合好了!

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一晚,我俩骑着自行车沿着当初进的第一家工厂绕行,那边早已拆迁变得面目全非了,阿珍还熟悉那边,带着我到处转圈,一路给我介绍着,寻找当年的足迹。

我们采摘路边的花儿,在路灯下嘻哈、打闹、臭美拍照!

后来我俩骑行经过一家公司门口,听到门卫大爷讲的我们家乡话,忽然觉得好亲切,我俩走过去和大爷攀谈起来,大爷还为我俩骑行拍了照片!

那一晚,我俩骑行到夜里十一点才回家!

阿珍有两样东西时,有一样一定会给我。她曾经对我说过,:“她有的我就有!”

虽然我们都到了不惑之年,有时我俩在一起的形为却像个孩子,一起疯,一起跳,一起哈哈大笑!

6、

这两年,我陪着女儿回先先的老家读书,和阿珍见面的时间少了,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距离变得疏远,反而更加懂得理解和珍惜对方了。

二十五年的友谊,早已把对方请进了生命里!

阿珍心疼我,经常大包小包的零食寄给我和孩子,久久鸭、三只松鼠,来伊份…还有一箱一箱的水果寄来!

这包裹里不只有零食,还有她对我的那份思恋,我知道,她想我了!

我也一样,时常也会想她!

阿珍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她想我俩一起同行去云南旅游一次,就我俩,先生和孩子都不带。

她经常发一些别的闺蜜在云南拍的美美的照片给我看!

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我俩也去一次!

等女儿上大学了,我一定会陪伴阿珍,就我俩好好的出去疯一次!去她向往的云南,坐在洱海边吹吹风,看看苍山的云,静静的赏玉龙雪山…

都说闺蜜就是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确实,我和阿珍有太多相同的性格,我们都很正能量、我们都很善良、我们都喜欢臭美、我们都爱家爱孩子、我们都不甘平凡,却又过得平凡…

阿珍,我俩都要好好的,期待下一个二十五年,再下一个二十五年,我俩还能躲在一个被窝里说悄悄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