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爱说“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但是消费者到底有几个角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不管是写文案、还是做营销、做产品、我们经常都会把这么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我们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站在消费者角度做东西。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或者产品是否能在市场立足是由消费者手里的钞票决定的,企业经营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消费者,因为一个产品的终点不是商场、货架而是消费者,一个营销创意的起点也是消费者。

但是到底消费者有哪些角度或者几个角色?

消费购买产品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购买前——购买中——使用中——使用后

购买前:消费者还没有上淘宝、去超市、去商场,但是已经通过电视、报纸、软文、或者朋友推荐听说这个产品了,心中已经有个初步印象了。

购买中:消费者已经在浏览网页、逛超市、商场,在观察、对比、体验。

使用中:消费者已经在用这个产品,使用感觉好不好,体验度如何都已经有个态度。

使用后:使用完毕,消费者可能会和亲戚朋友推荐、分享。

那么根据这四个阶段我们重新认识“所谓消费者的角度或角色”到底是什么?

1、购买产品前——受众角色

为什么说购买产品前,消费者是受众角色,因为在没有购买产品前,消费者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等一系列媒介听到你、认识你。这个时候消费者和产品是作为受众的状态。

受众一般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茫然  这个时候消费者可能在吃饭、走路、上厕所、坐车或者走神,他身边任何事情都比你重要,可能有一个叶子掉下都比你有吸引力,所以怎么把他们从茫然中唤起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二:遗忘 可能你把他唤醒了,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很大可能转头就把你忘了或者注意力又被其他事物吸引,彻底把你忘记。

茫然就是你苦口婆心、绞尽脑汁的想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或者想让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你要明白,你是通过媒介和一个茫然的人沟通,甚至你还希望他买你的产品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就是唤醒消费者,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身上,那么唤醒他的第一步就是刺激,让他做出反应,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让他们发现你的产品和他有关,那么就要找到消费者最能反射的那个点,就是你是卖什么的,就直接把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抛出来,比如胃药,就直接说胃痛、胃酸,有这个毛病的人一下子就会和你联系起来,你是卖感冒药的那就是治疗头痛、流鼻涕、发烧的良药,只有这样才是最高效率,最大可能性的唤醒茫然的消费者,因为你说其他的和他没关系,你还是通过媒介说的,并且他身边有吸引力的事很多,所以直接告诉他你有这个问题,我能解决就可以了,

受众的第二特征就是:遗忘  也就是记不住你,知名度不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复,知道他记住为止。脑白金的广告语可能大家都能背下来。

世界杯期间,知乎和马蜂窝的广告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甚至大家都已经反感,这就是在不断投资自己的知名度,先不说大家是否反感,但是大家肯定都会记得,可能在旅游前你真的会去马蜂窝上看一看。

2、购买产品中——购买者

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核心特征是购买环境中的信息搜寻者,他们这个时候是对比、思考、考量、选择的过程,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如果能够站在购买者角度,那我们设计的产品一定是要帮助客户选择、降低客户的选择成本,加快与客户的沟通速度,超市中那么多牙膏为什么就选你家不选其它?为什么拿起来又放下?这都是我们做产品设计需要思考的。这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

产品包装是产品最大的自媒体他的功能为: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加快消费者沟通速度。

3、使用产品中——体验者

产品购买来消费者进行使用体验,还是那句老话“站在消费者角度”这里不是简单的你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就可以,这里要设计产品的体验度,所有对期待和惊喜都要进行精确的设计这才是消费者角度。这就是方便面包装上有让人流口水的画面的原因。

4、产品使用后——传播者

客户会买你的产品你这个产品已经成功了,买回家使用还夸你,那确实很了不起,夸完你还介绍亲朋好友使用你、那你才是真正的赢家。所以产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消费者作为传播者怎么传你,有些产品的口号晦涩难懂,根本没办法用口语说出来,即使你很好,消费者没办法向朋友介绍你,所以我们设计产品时这一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举个例子:脑白金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这句话就很口语,介绍给别人的时候也好说,你朋友为过年给老丈人送什么礼物,你可能会脱口而出送礼就送脑白金。

总结:产品设计讲究以终为始,还是那句话一切营销创意的起点也是消费者。

消费者在受众阶段——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们需要考虑怎么唤醒消费者、刺激他,并重复使他记住我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中——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让消费者选择我们,降低消费者选择我们的成本,加快消费者和我们沟通的速度。最终从货架上、网店买下我们

消费者在使用产品中——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们需要设计消费者的美好体验,让消费者夸我们的产品。

消费者在传播者阶段——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要为消费者设计传播形式或口号,让他们顺其自然、毫无违和的向亲朋好友传播我们,推荐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