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长大后命运却不同,原来人生底色早已注定不同的人生之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Doris妈妈说 育儿 ” “陪宝宝读童书”。

虽然同为兄弟,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截然相反。这就是高分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的主要的剧情。讲的就是一个家庭中的不同的孩子, 哥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弟弟相对之下就没有哥哥的努力,生活甚至不如从前。可见,命运和机遇和努力都有很大的关系。

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这部纪录片,哥哥从小就担负了家庭中的重任,包括照顾弟弟,帮助爸爸妈妈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但是弟弟总是因为自己年纪小而偷懒。弟弟从小就受到爸爸妈妈和家里的成员的宠爱,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看到过不少的的影评,都在分析努力是获得成功的最大的动力。但是,我们好像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生的底色。

人生底色其实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属于,据说每一天出生的人,都有专属的颜色,每个人的颜色都是不同的。其实,一个人接受到的教育,最初刚刚出生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和刺激,就是他们未来获得其他的经验的基础。换句话说,最初的体验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简而言之,人生底色就是我们最初被塑造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发现,相对于学校教育和 社会 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人生底色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和家庭氛围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底色,孩子也就像是海绵一样不假思索的吸收这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人生底色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赋予的。

墨子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人就像是素丝一样,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可以让孩子有不同的人生底色。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不同的人生底色下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故事开始于上个世纪,主人公叫做鲍比,他在学校里遇到了很多认识他的朋友,但是他自己却并不知情。这些朋友总和他打招呼,而且亲密无间。但是鲍比不记得自己认识他们。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他的朋友艾迪。事实上,这不是艾迪,但是却和他记忆中的那个艾迪很相似。他们长得非常像,甚至把刚认识的艾迪带到了自己原来认识的艾迪的家中。后来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发现他们两个人明明就是双胞胎。另外,就连鲍比和他们两个人也是兄弟,有同样的基因。

事实上,这是一家领养机构的阴谋,他们用各种双胞胎来做实验,这简直是令人发指。因为这种实验违背了伦理的道德。但是,也可以充分证明,三个孩子小的时候被分开,接受的教育不同,有了不同的人生底色。很难想象,他们三个人未来一定也会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行。事实非常残酷,但是却很真实。

除了这个三胞胎的实验以外,我们发现,其实向佐和向佑,一样的起点,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两个人也是兄弟,看起来都有着同样的基因。但是受到的环境影响不同,人生也不同。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是都告诉我们一件事实,那就是不同的人生底色,有不同的人生。

那么,对于有着不同底色的孩子,爸爸妈妈又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原则很简单,那就是结合孩子的人生底色,给予孩子不同的教育。

(1)对于有优势的坚韧底色的孩子,鼓励TA坚持,最终会取得回报。

对于有优势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坚持,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有坚强的意志,这一点不需要爸爸妈妈的过多担心。但是,坚韧有时候也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过分你的努力有可能会让孩子的神经紧绷,有时候越努力,结果越不是我们想要的。

针对这些孩子,爸爸妈妈就应该一方面去细心呵护他们的坚韧,让他们明白人生的转机是自己创造的。 另一方面,爸爸妈妈也要不给孩子过度的压力,而是帮助孩子开导心理,防止孩子过分的努力伤害到自己。最后,爸 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这样,孩子正确的归因到努力,未来才会更加会朝着梦想前进。

(2)对于有劣势的追求自由散漫的孩子,要增加TA的坚韧性格,突破原有的命运底色。

除了这些坚韧的孩子之外,也有很多懒散的孩子,就像是纪录片中的弟弟一样。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又应该怎样引导呢?其实,我们应该增强他们坚韧的性格。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不能经常给孩子贴标签,告诉孩子一辈子自己就是懒散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看成是未完成的人。

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可以规定孩子的人生,爸爸妈妈更不能直接给孩子贴标签。我们应该增强孩子坚韧的性格,突破原有的生命底色 。生命底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爸爸妈妈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经常鼓励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突破人生底色。如果总是打击孩子,孩子自然就会自暴自弃,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相信爸爸妈妈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人生底色,如何引导不同底色的孩子成长了。那么, 大家对此还有什么好的观点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一起讨论!

相似回答